[实用新型]垂直护管水下桩基式简易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1621.0 | 申请日: | 200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32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刚;于皓;张艳芳;刘菊娥;尹汉军;钟文军;张爱霞;俞剑勇;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100027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水下 桩基 简易 平台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石油开采平台,尤其涉及一种海上中小油气田及边际油气田开发使用的垂直护管水下桩基式简易平台。
二、背景技术
参阅图1所示,现有海上石油开发工程中使用的开采平台结构,大致分成两部分,位于上部的上部模块1,该上部模块1为甲板,其上主要供安装各种生产和生活设施(图中未示),位于下部的支撑结构2,其固定支撑上部模块1。该下部支撑结构2主要包括四根圆柱形的钢管腿柱3,每根钢管腿柱3的内部分别套设有钢桩4,钢桩4打入海底供固定整个平台,四根圆柱形的钢管腿柱3之间设置数个支撑钢管5,数个钢管5和四根圆柱形的钢管腿柱3共同组成一个牢固的桁式框架结构2,供固定支撑上部模块1。该下部支撑结构2的桁式框架结构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一个以上的隔水套管6。
这种海上石油开采平台在海上安装时,一般是分成两步进行,首先将组装好的桁式框架支撑结构2运送到现场,从下部支撑结构2的四根钢管腿柱3内插入钢桩4并打入海底,使桁式框架支撑结构2固定,再将上部模块1运来安装固定在支撑结构2上。
采用上述结构和方法建成的海上石油开采平台,具有结构支撑生产和生活设施的能力强,支撑隔水套管数量多,适合在较为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工作的优点。但是,由于其支撑结构2的四根钢管腿柱3内插入的钢桩4是与钢管腿柱3等长,耗费材料多,体积和重量大,使安装操作繁琐,因此导致成本高。然而在一些海上中小油气田及边际油气田开发中,一般情况下,其平台的井口数量少(隔水套管少),生产设备相对简单,设备重量也远远小于常规的石油开采平台,且均为无人驻守的操作平台。若简易平台仍然采用现有的上述结构的海上石油开采平台,无疑是不经济的,因此有待设计结构合理、成本低廉的简易平台。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适于中小油气田及边际油气田开发的垂直护管水下桩基式简易平台,其结构简单合理,耗费材料少,海上安装简便,有效降低海上安装费用和建造材料成本,适合于海上中小油气田及边际油气田的开发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垂直护管水下桩基式简易平台,包括上部模块及固定支撑上部模块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数个隔水套管、桩基础、垂直护管及支撑体;该桩基础固定在海底,桩基础外部套设有群桩导筒,该垂直护管连接固定上部模块,垂直护管内可套设隔水套管;该垂直护管之间、群桩导筒之间以及垂直护管与群桩导筒之间均通过支撑体连接固定而构成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垂直护管水下桩基式简易平台,其中上部模块由1至3层甲板构成,甲板层之间通过支撑体固定连接一体。
前述垂直护管水下桩基式简易平台,其中还可以在垂直护管之间设置隔水套管,该隔水套管插设在焊接在水平框架上的导向装置中,水平框架固定连接在垂直护管上。
前述垂直护管水下桩基式简易平台,其中支撑体为钢管、型钢或钢板。
前述垂直护管水下桩基式简易平台,其中桩基础与群桩导筒之间通过水泥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1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线的改良结构
- 下一篇:可膨胀及打结的保温系统锚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