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防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1610.2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21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宫 |
主分类号: | B60R25/00 | 分类号: | B60R2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142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防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动自行车、三轮车的车辆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动自行车市场逐渐扩大,自行车丢失问题日趋严重。为了防盗人们采取诸多措施,通常仍是在锁上下功夫,甚至一车加两支锁,非常不方便。由于电动车容易被盗,已经成为人们购车时的一大心理障碍。市场上亟待开发出在车身本体上自带的防盗装置,以防止电动车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智能型车辆防盗装置,当有人企图盗车时,防盗装置会发出悦耳报警声,同时关闭全车电源,并且在车的重要金属部位产生对人体无伤害但也无法触碰的高压电,使其放弃盗车念头。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防盗装置,包括原车控制器、电源钥匙门和原车辆电池,其特征是:包括遥控器和安装在车体上的防盗报警器及密码开关,所述防盗报警器电源正极连接原车控制器的电源正极、密码开关电源正极与防盗报警器J1-1常开触点连接,原车辆电源钥匙门线一端与防盗报警器中继电器J1-1常闭触点连接,密码开关继电器J3-1常开触点又与原车辆电池正极连接。
所述防盗报警器自带喇叭报警装置。
所述防盗报警器连接有高压电发生器并与车体金属部位连接,高压电发生器通过附加电源供电。
所述密码开关由两组触摸键和电子开关电路组成,其中一组由4个触摸键和电子开关电路串联成的四级解码电路,另一组由5个串联的触摸键和电子开关电路组成误码电路,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由三极管与可控硅及与其串联的分压电阻组成,四级电子开关电路通过可控硅阴、阳极首尾连接实现逐级控制,电子开关电路通过附加电源供电。
所述密码开关设有置位开关,连接在解码电路、误码电路的可控硅阳极之间。
所述附加电源通过原车控制器输出的5v电源连接成充电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智能型车辆防盗装置,当有人企图盗车时,防盗装置会发出悦耳报警声,同时关闭全车电源,并且在车的重要金属部位产生对人体无伤害但也无法触碰的高压电,使其放弃盗车念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是密码开关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车辆防盗装置,包括遥控器和安装在车体上的防盗报警器及密码开关,所述防盗报警器电源正极连接原车控制器的电源正极、密码开关电源正极与防盗报警器J1-1常开触点连接,原车辆电源钥匙门线一端与防盗报警器中继电器J1-1常闭触点连接,密码开关继电器J3-1常开触点又与原车辆电池正极连接。所述防盗报警器自带喇叭报警装置。所述防盗报警器连接有高压电发生器并与车体金属部位连接,高压电发生器通过附加供电。所述密码开关由两组触摸键和电子开关电路组成,其中一组由4个触摸键和电子开关电路串联成的四级解码电路,另一组由5个串联的触摸键和电子开关电路组成误码电路,所述电子开关电路由三极管与可控硅及与其串联的分压电阻组成,四级电子开关电路通过可控硅阴、阳极首尾连接实现逐级控制,电子开关电路通过附加电源供电。所述密码开关设有置位开关K,连接在解码电路、误码电路的可控硅阳极之间。所述附加电源通过原车控制器输出5v电源连接成充电回路。
工作原理:
1、锁车后进入警戒状态:
锁车后,使用者通过遥控器启动该装置使其进入警戒状态,防盗报警器的继电器J1-1常闭触点断开,将车辆全部电源断开;同时该继电器J1-1常开触点闭合,使密码开关及防盗报警器电源启动;
2、发生盗车时:
当有人恶意碰车时,防盗报警器的J2-1常开触点闭合,发出报警声响,同时使高压电路启动,车体全部金属部件都会产生尖端1.5-2万伏的高压放电,使人无法接触车辆。
3、恢复状态:
A、当没有发生盗车情况时:车主使用遥控器将防盗报警器中的常闭触点吸合,车上的全部电源接通;
B、当曾经过发生盗车情况时:车主使用遥控器将控制车辆电源部分开关恢复,同时断开高压部分电源及报警器;此时车主须给密码开关输入正确的解码密码,使其接通,此时方可使用钥匙开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宫,未经李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16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