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用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1281.1 | 申请日: | 200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14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维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西青区宾***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用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但是现有的自行车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人们既可以在陆地上行驶又可以在水上行驶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它使现有的自行车既可以在陆地上行驶又可以在水上行驶的功能得以增加,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水陆两用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包括车把、车架和车轮,其特征在于:车架上分别设有一个附属支架,在附属支架上设有动力齿轮链条和凹槽,在支架上有一个凹槽,在凹槽内有两个充气式防水轮胎,在每个轮胎上都设有充气口,在防水轮胎的圆心点上设有支架,该支架与附属支架上的凹槽相互对应。
上述所说的防水轮胎比车轮体型大。
上述所说的防水轮胎可以随意从支架上的凹槽内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为:在已有自行车的功能上,又以其独有的设计增加了自行车既可以在陆地上行驶又可以在水上行驶的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为水陆两用自行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车把,(2)为车架,(3)为车轮,(4)为附属支架,(5)为动力齿轮,(6)为链条,(7)为凹槽,(8)为凹槽,(9)为轮胎,(10)为充气口,(11)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的一种水陆两用自行车,包括车把(1)、车架(2)和车轮(3),其特征在于:车架(2)上分别设有一个附属支架(4),在附属支架(4)上设有动力齿轮(5)、链条(6)和凹槽(7),在支架(2)上有一个凹槽(8),在凹槽(8)内有两个充气式防水轮胎(9),在每个轮胎(9)上都设有充气口(10),在防水轮胎(9)的圆心点上设有支架(11),该支架(11)与附属支架(4)上的凹槽(7)相互对应。
上述所说的防水轮胎(9)比车轮(3)体型大。
上述所说的防水轮胎(9)可以随意从支架(2)上的凹槽(8)内拆卸下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1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案形成方法、滤色片、结构材料及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多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