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透套筒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50159.2 | 申请日: | 2006-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8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林琮淂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敬杰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透 套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配合手动工具用的套筒,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弹片不会受扳动部的影响,亦不会被工件杆身推落滑脱的穿透套筒结构。
背景技术
穿透套筒是一种可配合一般扳手使用扳转螺固件的套筒,现有的穿透套筒如中国台湾申请号577374号,『套筒工具之改良结构』专利,其是为配合一般扳动工具,诸如开口式扳手或闭口式扳手的扳动头使用,因此在其本体上形成有六角形的扳动部,该扳动部穿设有一与内侧相连通的容孔,该容孔供一钢珠容设,而扳动部内侧则设有一环形弹片与该钢珠抵顶,借该弹片对钢珠产生弹性嵌卡的功效,以与一般扳手的扳动头嵌卡配合,以扳转螺固件;
然而,此种穿透套筒需在扳动部内侧设置环形弹片,因此该扳动部内侧便会被弹片占去一部分的厚度与空间,如此在使用时,若要将螺帽锁设在杆身较长的螺杆上,则该螺杆穿过该扳动部内侧,容易推挤弹片造成脱落,如此,则该穿透套筒便失去原有的功效,因此就整体而言,其实用性差,仍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穿透套筒结构,其结构简单,且弹片不会受扳动部的影响,亦不会被工件杆身推落滑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穿透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本体主要包括有一扳动部以及一套设部,该扳动部外侧形成有一容槽,该容槽固设有一弹片,该弹片的一自由端凸设有一定位块。
前述的穿透套筒结构,其中容槽与扳动部内侧部分相连通。
前述的穿透套筒结构,其中弹片是呈一8字形,其一端为固定端与容槽固设,另一端则为自由端并形成定位块。
前述的穿透套筒结构,其中弹片是配合一固定件定位于容槽上。
前述的穿透套筒结构,其中弹片是以紧配合的方式定位于容槽上。
前述的穿透套筒结构,其中本体的扳动部与套设部内侧相连通。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穿透套筒不仅结构较简单,有利于加工组设,且弹片是设置于扳动部内侧以外的空间,并不会干涉到扳动部的内侧,在将螺帽套设于较长工件杆身时,该杆身可经套设部由扳动部内侧穿出,且弹片不会受扳动部的影响,亦不会被杆身推出滑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且弹片不会受扳动部的影响,亦不会被工件杆身推落滑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穿透套筒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穿透套筒结构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穿透套筒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穿透套筒结构配合扳手使用的剖视图。
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穿透套筒结构配合不同型态扳手的使用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穿透套筒结构锁设杆身较长的对象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本体 10——扳动部 11——容槽
12——穿孔 13——底面 14——弹片
141——固定端 142——自由端 143——定位块
151——螺孔 152——穿孔 153——固定件
20——套设部 31——开口扳动头 32——闭口扳动头
41——杆身 42——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穿透套筒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这种穿透套筒结构其本体1主要包括有一具多边形外侧的扳动部10,以及一具多边形内侧的套设部20,该扳动部10与套设部20是成型于本体1的相同端或不同端,在本实施例中则以扳动部10成型于本体1上端,套设部20成型于本体1下端为例叙述,但并非用以限定该本体1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敬杰,未经林敬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501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染性软疣手术刀
- 下一篇:一种用飞轮结构直接离合的轮毂电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