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羽球拍中管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9951.6 | 申请日: | 200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15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球拍,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羽球拍中管,其兼具有重量轻与不易变形的优点。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5所示,一般既有的羽球拍中管多是由单一材质的管材(30)所构成,如铝管或钢管等。然而,单一材质的管材(30)在使用上往往有其个别的缺点而在使用上有所不足。如铝管虽然重量较轻,然而其强度较差,容易在球拍重挥时造成中管的弯曲变形而无法恢复原来的形状。而钢管虽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不易变形,但是其比重却为铝管的二倍以上,在追求轻量化的市场上,不易被消费者接受。
由于单一材质的羽球拍中管各有其不足之处,复合材料应用于羽球拍中管成为目前的主流。一般有于一铝管外套设一铝管的设计,请参照台湾公告第237671号“羽毛球拍之中管结构”专利案,其虽然较纯由钢管所制成的羽球拍中管重量为轻,但是仍无法完全符合轻量化的要求。
此外,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所制成的羽球拍中管,是以一芯材包覆有一层碳纤维与高分子基材的复合材料后,再将此芯材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置于一成型模具进行热压成型,于成型完毕再进行抽芯程序将芯材抽出,即完成碳纤维羽球拍中管的制造。
然而,由于以纯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羽球拍中管需要有抽芯的程序,因此制造过程较为复杂,制造成本亦因此提高。此外,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价格昂贵,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羽球拍中管也导致羽球拍的售价居高不下,不易为消费者所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单一材质的羽球拍中管仍有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羽球拍中管,其兼具有重量轻与不易变形的优点,且制作成本较低。
为达成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铝管与一层以上的碳纤维包覆层,碳纤维包覆层包覆于铝管外周面。
较佳的是,其具有两相互迭合的碳纤维包覆层,各包覆层分别具有不同的碳纤维方向,而使成型的羽球拍中管在不同方向均具有适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的具体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是以铝管作为羽球拍中管的芯材,并在铝管外包覆有质轻且具有高强度及高刚性的碳纤维包覆层,通过碳纤维包覆层与铝管的复合,以补强铝管强度的不足,又不至于增加多余的重量,使本实用新型兼具有重量轻与强度足够而不易变形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碳纤维与铝管不同弹性的适当搭配组合,可避免单一材质的羽球拍中管其硬度过软或过硬的问题,创造羽球拍的良好手感。
3.本实用新型是在碳纤维包覆层热压成型后,铝管即留于碳纤维包覆层中而无须由进行抽芯的程序,故可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过程,减少工时的消耗。
4.由于碳纤维材料相对铝合金仍属于高价材料,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碳纤维与铝合金复合的方式可大幅降低羽球拍中管的制造成本,避免纯由碳纤维材料制造羽球拍中管所导致的高昂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热压成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为一般单一材质羽球拍中管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羽球拍中管(11)铝管
(12)碳纤维包覆层
(20)成型模具
(30)管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羽球拍中管(10)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铝管(11)与一层以上的碳纤维包覆层(12),铝管(11)是由铝合金挤压成型为管材,并作为碳纤维包覆层(12)的芯材;碳纤维包覆层(12)包覆于铝管(11)外周面,并在羽球拍中管(10)受力最大的方向作最适当的纤维排列,以提供最大的强度。
碳纤维包覆层(12)可为碳纤维与高分子基材结合所构成,碳纤维的形式可为短纤、连续长纤、编织纤维及粉状纤维等;高分子基材可包括热塑性塑胶及热固性塑胶,热塑性塑胶如Nylon、PP、PBT、PPO、PC、ABS、PVC等,热固性塑胶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树脂等。
请进一步参照图3所示,碳纤维包覆层(12)包覆于铝管(11)外周面后,将其置于一成型模具(20)中进行热压成型,使碳纤维包覆层(12)结合于铝管(11)上而成型为一羽球拍中管(10)。
当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具有二层以上的碳纤维包覆层(12)时,可使各碳纤维包覆层(12)以不同的碳纤维方向相互迭合,而使成型的羽球拍中管(10)在不同受力方向均具有适当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9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抱杆螺纹接线夹
- 下一篇:继电器中的滑道式底座与接点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