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电筒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9878.2 | 申请日: | 200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42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莫章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章卓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L13/00;F21V15/02;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6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一种手电筒,尤其是涉及一种手电筒筒身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手电筒包括头盖、筒身、尾盖,筒身上设有防滑和方便把握的线条。手电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确实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手电可能成为备而不用的生活用品。正是因为这样,如果突然停电,当你需要寻找手电的时候,人们往往忘记了它在那里,一时半会找不到它。野外工作人员虽然经常使用手电,也存在一时半会寻找不到手电的时候,例如地质工作者在山洞探险时意外跌倒而手电筒滑落。人们需要一种在黑暗情况下容易发现的手电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黑暗情况下容易发现的手电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电筒,包括筒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电筒筒身外壁面上设有发光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手电筒筒身外壁面上设置的发光组件,是由手电筒筒身外壁面上的凹槽和安装在该凹槽内的发光部件连接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发光部件是由自发光荧光粉与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均匀调和逐渐固化而一体成型的发光板块。
作为优选,所述发光部件粘接于手电筒筒身外壁凹槽内壁面。
作为优选,在所述手电筒筒身外壁面上设有三个发光组件。作为优选,所述手电筒筒身外壁凹槽的截面形状为“U”形,正面形状为两个对称半圆端点连接的长方形。
作为优选,在所述手电筒筒身外壁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平面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所述手电筒筒身外壁面上设有发光组件,其中的自发光荧光粉属于永久发光物资,具有白天吸收紫外光后,在黑暗情况下自己可以发光的性能,所以在黑暗情况下很容易判定手电筒的位置。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方便,避免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电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仰视图。
图中1.筒身;2.发光部件;3.凹槽;4.平面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电筒,包括筒身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电筒筒身1外壁面上设有发光组件。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手电筒筒身1外壁面上设置的发光组件,是由手电筒筒身外壁面上的凹槽3和安装在该凹槽内的发光部件2连接构成。所述发光部件2是由自发光荧光粉与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均匀调和逐渐固化而一体成型。用自发光荧光粉加上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调匀后,放入发光槽内,因为筒身上加工有凹槽3,调有自发光荧光粉的固化液不会向外溢出,只能在凹槽3内流动直至固化。自发光荧光粉的寿命是永久性的。自发光荧光粉等自发光材料及其制品是利用稀土元素激活的自发光产品,它们的突出特点是:亮处吸收各种可见光10~20分钟后,即可在黑暗情况下持续发光8小时以上。
在图1和图2中,所述发光部件2粘接于手电筒筒身1外壁凹槽3内壁面,自发光荧光粉与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在固化过程中粘接于凹槽3内壁面。
如图2所示,在所述手电筒筒身1外壁面上设有三个发光组件。
如图2所示,所述手电筒筒身外壁凹槽3的截面形状为“U”形,如图1所示,该凹槽3的正面形状为两个对称半圆端点连接的长方形。
如图2所示,在所述手电筒筒身1外壁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三个平面区4,三个平面区4延长相交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该三个平面区4可以防止手电筒滚动,增强手电筒的稳定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章卓,未经莫章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9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