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间差分能源吸收转换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9511.0 | 申请日: | 200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5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世亮 |
主分类号: | F24J3/00 | 分类号: | F24J3/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21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能源 吸收 转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间差分能源吸收转换系统,可将所有的空间差分能源,转换成可实际利用热能,属于冷热交换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空间差分能源”包括:太阳直射光、反射光、其它物质的热辐射光、从短波紫外光到可见光、红外光、毫米微波等辐射电磁波能量及弥散在空气中的其它热能及化学能。在自然界绝大多数的空间差分能源没有得到有效地利用,被白白的浪费掉了,甚至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电磁波辐射等。
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常规的太阳能热水器也只是采用真空管吸能技术,垂直入射光表面吸收一定频率的太阳能,产热能低,吸热速率慢。现有的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的对流,从空间吸收热量,吸热效率有限,环境温度低于零下6℃几乎不能供热,且冷凝温度不能超过54℃,很难用于寒冷地区供热。总之,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受到严重的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间差分能源吸收转换系统,利用相变换热,将冷凝放热温度提升到70以上,实现了零下40℃环境下,空间能源热泵可采暖供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由吸收空间差分能源的集热板和室内换热装置连接成一个封闭热泵循环系统;
室内换热装置由空间热能交换箱、温度控制箱、制热箱、热交换箱、压缩机箱组成;
集热板利用电磁波横波原理,大量吸收空间弥散的电磁波能量及其它热能化学能,通过室内换热装置使用少量的循环工质和输入功率将数倍的空间能量转换成可供使用的热能,利用物质相变原理,将热泵冷凝换热温度上限54℃提高到70℃以上。
具体系统结构如下:
集热板安置于室外空间,如建筑物外墙表面,房顶,由相互平行的密集波纹集热片胀套接在金属管束上构成,集热片由导热良好的金属箔片作基材,外表面涂有一层吸能材料,金属管束作为主压缩机蒸发器连接循环系统;
室内换热装置由空间热能交换箱、温度控制箱、制热箱、热交换箱、压缩机箱组成;五部分制成一体也可拆开放置,每个箱体外部均包围绝热保温层。
所述的空间热能交换箱中装有一组多排翅片管总成,各单排管为主机冷凝管、副机蒸发管、冷量输出管交替排列,整个翅片管总成全部浸泡在低温结晶的水溶液中,溶液结温度0℃-6℃,翅片表面涂有吸附水溶液促进结晶速率的酸基涂层,翅片为金属箔片;
温度控制箱中装有一组多排翅片管总成,各单排管为主机蒸发管、副机冷凝管交替排列,整个翅片管总成全部浸泡在蓄热盐溶液中,盐含水结晶温度38℃-40℃,翅片为金属箔片;
制热箱中装有一组多排翅片管成,各单排管为副机冷凝管,房间暖热输出管,自来水换管交替排列,翅片管总成全部浸泡在含有强化导热介质的石蜡溶液中,石蜡结晶温度58℃-60℃,翅片表面塗有与石蜡有强亲和力的塗层,翅片为金属箔片;
热交换箱中装有一组多排翅片管总成,各单排管压缩机冷却管,自来水入口管或房间采暖回水管,翅片管总成全部浸泡在蓄热盐溶液中;
压缩机箱中装有主、副两台压缩机,压缩机浸沫在水溶液中,保证稳定的运行工况;主压缩机通过管路与空间热能交换箱中多排冷凝管、室外集热板的金属管束、温度控制箱蒸发管及管路构成热泵循环回路;副压缩机通过管路与制热箱中多排冷凝管、温度控制箱中冷凝管、空间热能交换箱多排蒸发管构成热泵循环迥路;通过副压缩机系统的运行来控制主压缩机系统的运行工况,使空间差分能源集热板稳定在相对于所处空间的低能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利用电磁波是横波原理,将空间差分能源集热板设计成平行于电磁波运行方向的密集翅片窄缝构成人工黑体,大量吸收空间弥散的电磁波能量及其它热能化学能,使用少量的循环工质和输入功率将数倍的空间能量转换成可供使用的热能,利用物质相变原理,将热泵冷凝换热温度上限54℃提高到70℃以上,使空间能源可以广泛用于寒冷地区取暖,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净化了人类生活空间。本系统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性能安全可靠,可广泛用于家庭,宾馆,机关,学校,工厂等场所的制冷空调、冬季取暖、生活热水制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由集热板1、空间热能交换箱2、温度控制箱7、制热箱11、压缩机箱16、热交换箱20构成空间差分能源吸收转换机系统。
集热板1为本申请人的中国专利03252207.X,由一定间隔的翅片构成人工黑体窄缝,电磁场波进入窄缝,与两侧面翅片表面吸能物质进行能量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世亮,未经王世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95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