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轴式枢纽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9388.2 | 申请日: | 2006-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3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陈育圣;林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H04M1/02;G06F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轴式 枢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纽器,特别涉及一种双轴式枢纽器。
背景技术
枢纽器是广泛应用于行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与翻译机等电子装置上,令所述电子装置的上盖可相对基座枢转。
现有电子装置的枢纽器是包含有一第一支架与一第二支架以便分别与电子装置的上盖和基座相固设,在第一支架上贯穿形成有一轴孔,第二支架是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第一支架上,且上突伸有一枢轴,该枢轴是以可转方式穿过第一支架的轴孔。
理论上,当欲折迭电子装置时,令第一支架相对第二支架转动,令基座与上盖两者夹角成为0度即可将电子装置完全迭合,然而,上盖与基座各自具有一定厚度,故两者之间夹角无法为0度,即两者间具有一非零的最小夹角,因此上盖、基座或枢纽器等等必须做出特殊的变形以弥补该非零的最小夹角,令基座与上盖相折迭时,彼此的内侧面可相互贴平。
然而,在上盖、基座或枢纽器等作出的变形,不是令电子装置整个展开时,该枢纽器突出于上盖与基座的内侧面之上,就是令电子装置展开时,上盖与基座的相对内侧面位于不同高度上而使得电子装置无法平整的摊开,严重影响了电子装置展开时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是根据现有枢纽器在电子装置展开时,突出于电子装置上,或者令电子装置展开时不平整的问题,改进其不足与缺失,进而创作出一种双轴式枢纽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式枢纽器,该枢纽器是装设于一电子装置的基座与上盖之间,当基座与上盖展开呈180度夹角时,枢纽器平坦衔接于基座与上盖之间而不隆起。
为达上述技术手段,是令前述枢纽器包含有:
一第一支架,其上突伸形成有一第一轴座,在第一轴座上贯穿形成有一轴孔;
一第一枢轴,是枢设在该第一支架上,且包含有一第一轴杆及一第一固定架,该第一轴杆是以可旋转方式贯穿设置在第一支架的轴孔上,该第一固定架是自该第一轴杆一端轴向向外突伸,且用以与一基座相固设;
一第二支架,是与第一支架相固设,在第二支架上突伸形成有一第二轴座,该第二轴座上形成有一轴孔;
一第二枢轴,是枢设在该第二支架上,平行该第一枢轴,且包含有一第二轴杆及一第二固定架,该第二轴杆是以可旋转方式贯穿设置在第二支架的轴孔上,该第二固定架是自该第二轴杆一端轴向向外突伸,且用以与一上盖相固设。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相互平行的第一与第二枢轴可分别相对第一与第二支架转动,由此,上盖、基座与枢纽器三者可完全摊平而不会有枢纽器隆起或是基座与上盖相对内侧面位于不同高度的问题,当欲完全迭合电子装置的上盖与基座时,上盖与第一枢轴一同相对第一支架转动90度后,接着令上盖、第一枢轴、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一同相对第二枢轴转动90度即可完全将上盖迭合贴平在基座上,因此,枢纽器可令电子装置在完全展开时呈现平坦的美观状态,亦可令电子装置紧密折迭以便携带。
前述第一支架与第一枢轴上设置有一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包含有一不动定位环及一可动定位环,该不动定位环固设于第一支架的轴座上,且以可旋转方式穿套在第一枢轴的第一轴杆上,且其上形成有多个定位槽,该可动定位环是以不可旋转方式穿套在第一枢轴的第一轴杆上,且其上形成有多个相对应所述定位槽的定位块。
前述第一支架轴座两侧形成分别形成有一卡固槽,该不动定位环上突伸形成有二个分别固设于所述卡固槽内的组装块。
前述第二支架的轴座外缘上形成有一弧形限位槽,在第二支架与第二枢轴上设置有一限位环,该限位环以不可旋转方式穿套在第二枢轴的第二轴杆上,在限位环上垂直突伸有一限位片,该限位片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该限位槽内。
前述限位槽的轨迹为一四分之一圆的圆弧线,由此令限位环可沿限位槽在90度的范围内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一电子装置上的实施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图3的立体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续图3的操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根据图5的立体外观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接续图5的操作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第一支架 11 第一轴座
112 卡固槽 20 定位组件
21 不动定位环 212 组装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93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盗窗
- 下一篇:长寿型拖拉机转向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