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具的散热体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9163.7 | 申请日: | 200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2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志泽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H01L23/367;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具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结构,特别涉及一种作为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散热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技术及新型材料的引领下,所发展的发光二极管已经具有充足的发光效率,同时发光二极管又具有轻巧的结构特性,加上媲美传统照明灯具的亮度,逐渐在各种应用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发光二极管在追求高功率发光效果的同时,所需要的电流越趋增大,所产生的热量也趋变大,由于过多的热量淤积会影响电子组件的正常运作,因此,适当的散热对策成为电子组件要维持正常运作影响相当大的一环。
在现有技术的散热手段中,散热风扇为常见的一种,其利用风扇所产生的强制气流将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量带走,以维持该发光二极管的正常工作温度,虽然风扇具有一定的散热作用,但对于体积轻巧的发光二极管而言却显得过于庞大,同时在结构兼容性上差异过大,似乎无法满足发光二极管的散热需求。
因此,利用具高导热性质的散热鳍片组来作发光二极管的散热体的对策成为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段,由于散热鳍片组利用其高导热的特性,将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热源快速散逸至众多的散热面积,并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完成该发光二极管的散热需求,同时该散热鳍片组所形成的体积大小也可配合轻巧的发光二极管,形成有利的散热对抗。然而,多数的散热鳍片组结构以一体构成方式所制成,在结构体上已经固定成形,因此,若发光二极管的散热需求有所增加时,现有的散热鳍片组很难增加该散热鳍片的数量,或是配合结构上的限制而减少该散热鳍片的片数,反而会破坏原来散热鳍片组的完整的结构,造成导热的不完全,成为该散热方式中未尽理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叠置方式所构成的LED灯具的散热体结构,该散热体由多个散热片所叠置组成,可配合散热的需要来增加或减少散热片的数量,同时配合该散热体上所开始的穿孔以实质形成散热通道,加速空气的流动,以增加该散热体的散热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灯具的散热体结构,该结构主要包括散热体及导热柱,其中,该散热体由多个散热片所叠置组成,在各散热片的片体中央位置处设有穿槽,且在各散热片叠置之后,各穿槽叠置形成容纳空间,在散热片的片体上设有多个穿孔,在各散热片叠置后形成多个散热通道,最后,该导热柱设在各散热片所形成的容纳空间中,并与各散热片紧密接合,用以吸收由LED灯所产生的热量,由此,通过该散热体的叠置特性及其上所形成的多个散热通道,以满足该LED灯具的散热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散热体1 散热片11
穿槽112 穿孔114
连接孔116 容纳空间12
散热通道14 导热柱2
顶面21 通孔22
锁固组件30 LED灯具40
发光组件401 电路板402
灯罩403 导线4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LED散热体结构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志泽,未经林志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9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焦炉装煤车导套集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浴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