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组合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9119.6 | 申请日: | 2006-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71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汪玉华;齐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玉华;荣保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2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 无线 耳塞 机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驾驶中使用手提电话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驾驶汽车时,常常需要使用手提电话,这就造成一只手驾驶汽车,另一只手使用手提电话的不安全状况。许多国家都立法严厉禁止,并处以重罚。人们已经设计了一种无线耳塞装置,例如本申请中的图3-1及3-2所示者,其中一种的商品名为“蓝牙(B1ue Tooth)”。它是一个小巧的无线接收-发送装置,与手提电话机配合使用。使用时把耳塞部分塞入耳中,于是这个小装置就悬挂在耳朵之外,不需用手去扶,使用者可以双手驾驶,同时可以使用放在车内的手提电话。但是,当该耳塞机不使用时,在车内没有一个方便而适当的摆放位置,因此有待于出现改进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了一种便利使用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的组合装置,它包括可以固定在汽车内适当位置的手提电话架和与手提电话配合使用的无线耳塞机,所述电话架包括背板、底板、左右抱臂及固定装置,所述无线耳塞机包括机盒、耳塞听筒及发送话筒,在所述左右抱臂的至少其一的上方,开有容纳所述耳塞听筒的槽窝。
本实用新型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组合装置,在所述左抱臂的上方开有所述槽窝。
本实用新型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组合装置,在所述左和右抱臂的上方都开有所述槽窝。
本实用新型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组合装置,在所述电话架及耳塞机的外露表面上,模制有或印刷有美术图案、商标及文字。
本实用新型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组合装置,在所述立板上有一个扩大部,所扩大的空间内设置由汽车12V直流电源变换为该耳塞机适用的电源的装置,并且在有槽窝的抱臂的外侧,设有二个供该耳塞机电源的电接点,同时在所述耳塞机的耳塞听筒一侧的相应部位,也设有供该耳塞机充电的二个电接点。
本实用新型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组合装置,在所述无线耳塞机内另设置有能有线接收并存贮外来信息的接口(USB接口),并且在该耳塞机上端有一可打开或关闭的顶帽,与此同时,在所述耳塞机机壳的适当部位,设有操作及回放该等信息的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组合装置,当耳塞机不使用时,在车内有一个方便而适当的摆放位置,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1至1-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组合装置的电话架。
图2-1至2-3表示电话架附设的固定装置。
图3-1和3-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组合装置的无线耳塞机。
图4-1至4-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组合装置的组配方式。
图5-1和5-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组合装置实施例2的附加特征。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组合装置实施例3的附加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便利使用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的组合装置,它包括可以固定在汽车内适当位置的手提电话架和与手提电话配合使用的无线耳塞机,所述电话架包括背板、底板、左右抱臂及固定装置,所述耳塞机包括机盒、耳塞听筒及发送话筒,在所述左右抱臂的至少其一的上方,开有容纳所述耳塞听筒的槽窝。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的电话架与无线耳塞机的组合装置实施例1进行详述。
图1-1是所述电话架1的正面图。标号2表示该电话架的背板,标号3是底板,标号4和5分别是左和右抱臂。由此,手提电话可直立放在底板3上,靠在背板2上,由左右抱臂4和5夹在当中,不会掉出来或溜出来。
图1-2是电话架的背面。标号9是抱臂与背板的连接片,标号6是电话架固定在车内的固定装置的卡槽,标号6’是卡槽的扩大部,用以使固定用的卡夹或吸杯的卡头可以进入卡槽。
图1-3和1-4分别是电话架的右视图及顶视图。可见到在其左抱臂4的顶部开有承纳耳塞机的耳塞听筒的槽窝7。标号8是承纳耳塞听筒的轴颈的豁口。在图1-3和1-4中,只有左抱臂4开了槽窝7。不言而喻,右抱臂5也可以开出此槽窝7,或是左、右二者都开出(图中未示出)。
图2-1以及图2-2及2-3分别示出用于把电话架固定在汽车内适当位置的卡夹及吸杯。关于此等部件,它们属于已知技术,并可参见本申请人已有的专利申请,例如200620007536.7,此处不再详述。图2-1至2-3中,标号10表示卡夹,11表示吸杯,标号12表示卡头,13表示卡齿,14表示软塑料制的吸杯杯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玉华;荣保有限公司,未经汪玉华;荣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91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