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质量监测仪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8809.X | 申请日: | 2006-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4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岩;孙士宏;张殿国;郭振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尔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21/25;G01N27/26;G01N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晓玲;查芷琦 |
| 地址: | 101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质量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质量监测仪,特别是一种可以同时监测多种组分的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
背景技术
空气质量是重要的环境监测指标,普通环境及特殊环境的空质量监测均具有重要意义。煤矿等特殊环境的空气组成不但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是影响安全生产重要因素。
目前在煤矿上广泛应用的气体监测完全是安全监测的方式,使用的监测仪(工作原理图见图1)主要是采用电化学或单一的化学传感器探头,监测煤矿空气中瓦斯的浓度,为安全生产提供基础数据或提示报警。此类监测仪不具有监测煤矿等环境中空气质量的功能,不能为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任何参考作用。
随着安全、健康、环境(SHE)观念的普及和相关制度的建立,煤矿等行业也不能仅仅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其生产环境,因而现有的空气监测仪器并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提供一种新型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能齐全、精确度和灵敏度高的空气质量监测仪,特别是用于煤矿环境的空质量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监测仪,包括气路部分和电路部分,所述的气路部分包括采样泵和过滤器,采样泵与过滤器、红外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以气路方式相联通;电路部分包括红外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信号收集转换器、数据处理控制器和输入/输出电路,信号收集转换器通过电路连接方式与红外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连接,数据处理控制器通过电路连接方式与信号收集转换器和输入/输出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监测仪中,红外传感器包括CH4红外传感器和CO2红外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包括CO电化学传感器、H2S电化学传感器和O2电化学传感器。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它种类气体的传感器,如NH3、SO2、Cl2、HCN、HF等电化学传感器等。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等,以获得工作环境大气的综合质量指标。输入/输出电路包括键盘、数据显示、数据存储、数据通讯、超限报警等部分,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在煤矿等特殊环境中应用,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监测仪按防爆、抗腐蚀、防水等设计。
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监测仪利用不同类型传感器对不同气体的敏感特性不同,设置一个电化学传感器组,来测量空气中的CO、H2S、O2等组分的浓度或含量,并可以根据需要增补监测气体的种类。同时利用红外传感器技术,测量环境中CO2与CH4气体的浓度。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电化学传感器的高精度、高灵敏度、体积小、重量轻、可扩展性好的特性;以及红外传感器高稳定性、长寿命的特性,使得本实用新型产品具有体积小、高稳定性、高精度、实时检测等优势。
煤矿等特殊行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是一个新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空气监测仪可以监测CH4、CO等煤矿安全监测的核心气体种类,所以本检测仪也可以作为矿用安全检查的实用仪器。现阶段各地大中小型煤矿多不胜数,由于气体安全隐患的存在不断发生事故,本实用新型空气监测仪可以很好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进而监控环境空气质量,降低对工作人员健康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监测仪具有如下特点:
1、将五种环境监测气体传感器设置一台仪器同时监测;
2、将红外与电化学两种不同的传感器设计成一台仪器尚无先例;
3、可携带式红外原理检测仪用于煤矿尚无先例;
4、气体检测种类可扩展式,尚无先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煤矿瓦斯浓度监测仪工作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监测仪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监测仪的气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监测仪的电路工作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监测仪的软件控制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空气质量监测仪的部分技术参数如下:
1)工作电压:直流稳压电源:DC15V
电池:DC10.8V
2)工作电流:小于800mA
3)检测范围(体积浓度):
CH4 0~5%
CO2 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尔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康尔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8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