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真空相变高温过热蒸汽热管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8791.3 | 申请日: | 200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1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曹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安民 |
主分类号: | F22G1/00 | 分类号: | F22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真空 相变 高温 过热 蒸汽 热管 锅炉 | ||
技术领域
二次真空相变高温过热蒸汽热管锅炉,特别涉及到利用二次真空相变技术产生的低压高温过热蒸汽热管锅炉。
背景技术
现在常规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工业,採用反应釜,双层锅加热生产所需的蒸汽锅炉用高温蒸汽就得增加压力,导致耗煤量的增加且压力的增加,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这不仅使锅炉材料加厚,造价昂贵,且高压运行疲劳损伤加大,部件须频繁更换,检修,运行成本高,有危险,并需随时做软化水,设化验室、消耗大量的化工材料和人工费用,锅炉内和管道依然结垢,同时冷凝箱内由于密封不严蒸汽热能损失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地是提供一种二次真空相变高温过热蒸汽热管锅炉,主要解决普通蒸汽锅炉现存的:结构老化陈旧、炉温低、燃煤有害物质烧不尽;承压过高不安全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二次真空相变高温过热蒸汽热管锅炉,包括燃烧区、过热蒸汽发生区、储汽分汽缸、冷凝集液缸和锅壳内所加注的混合介质。燃煤区、和过热蒸汽发生室之间由焰火聚滤盘相连。燃烧区由燃煤室燃烧室和燃烬室组成,在燃煤室和燃烧室之间设有管形炉排,燃烬室的一端与燃烧室的焰火孔连接,其另一端与焰火聚滤盘相连在焰火聚滤盘设多个台形小孔,中间设有一个圆台形大孔,所述的过热蒸汽发生室由锅壳和真空热管组成,锅壳位于燃烧区的上方其顶端设用过热蒸汽输出管和蒸汽补入管,过热蒸汽输出管连通所述的储汽分汽缸,而储汽分汽缸设多个出口与真空泵、安全阀,排汽补液管与用热设备连通,其下方通过管道与冷凝集液缸连通。火管位于锅壳内,一端与焰火聚滤盘相连,另一端通过散热管道和引风机相连,火管上布上设多根真空热管,真空热管的一端设有散热翅,真空管的另一端插入火管内部。并与火管固定。所述的管形炉排的下小集箱通过冷凝管道连通给水小泵,管形炉排的上小集箱通过蒸汽补入管道入锅壳顶部,管形炉排在燃烧室内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变化范围在5°至45°之间。所述的冷凝集液缸上设一个排汽补液,通过冷凝液管道与用热设备连通,下部设排污阀,经输液管道与给水小泵连通,通过冷凝液管道与锅壳和管形炉排下小集箱相通。
本实用新型具备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
1、通过燃煤室和燃烧室二次给氧燃烧形成的焰火进入燃烬室通过三次给氧并在焰火聚滤盘的作用形成旋风涡流,三次给氧燃烧使可燃的物质包括硫和水都参与燃烧,提高了火焰温度,降低了能耗同时大大降低了排放的有害物质。
2、通过之字形布放于锅壳内的火管及上面布入的多根真空热管内的真空项变作用,将热能快速的传导给锅壳内的醇类和蒸馏水的混合液,生成高温介质蒸汽。
3、储汽分汽缸设有真空泵和排汽阀,可跟据用户需要用抽真空和排汽阀、获得不同的真空度液是生产,需要储汽量的大小确定缸的体积,要延长供蒸汽时间、减少点火次数更加节煤、节电。由于二次真空项变可给用热设备快速提供高温过热蒸汽。
4、冷凝集液缸,由于真空的作用冷凝液可快速回流供给水小泵,控制在满足锅炉蒸发量为准,大大降低了耗电量,并有效的解决频繁开泵造成的电控设备和水泵的磨损、消耗。
5、加入锅壳内的介质,乙二醇、丙三醇等化工液体,利用其易溶于水和沸点高的特点,根据用户所需求温度可配制140℃-260℃介质,由于二次真空相变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运行的,所以损失热能极低并省去了做软化水的材料及人工等多项费用,最大的优势是配合的介质没有钙、镁、锂子,所以不会结垢,大大的提高了热效率,节约了能耗使用户真正做到了安全节能环保。
6、环保:在无任何环保设备的情况下,无烟运行可以达到国家环保标准1/2-1/4以内。
7、节能:在保证85%以上热效率的基础上,达到节煤20%-50%;节电50%节水90%节约占地50%减少噪音50%。
8、安全:低压运行工作压力小于1公斤,特设三项自动保护装置,永远不会爆炸。
9、无需温炉,温度即升即停。
10、体积小,操作简便,极易维修。
11、使用寿命长,设计八年,已有24小时不停火连续使用9年的记录。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它优点在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将变的更加清楚其中。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二次真空相变高温过热蒸汽热管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图)1管行炉排正视图。
图3、表示(图)1管行炉排侧视图。
图4、表示(图)1储汽分汽缸正视图。
图5、表示(图)1中真空热管火管结构的剖面图。
图6、表示(图)1中冷凝集液缸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安民,未经曹安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87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FT LCD测试设备的探针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钻工装盘振动布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