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篮电极导管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8074.0 | 申请日: | 200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1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书林;成正辉;韩永贵;郭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正辉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A61B18/12;A61B5/00;A6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永红;李彩辉 |
地址: | 518038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篮 电极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网篮标测/线性消融电极导管。
背景技术
诊断标测导管是用于记录心脏内各部位的电生理信号,对心脏进行电刺激,进行心脏疾病的电生理标测的关键部件。射频消融导管电极导管用于对心脏进行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标测,心脏临时起搏以及射频消融。这种治疗方法既避免了病人开胸之苦,又能根治疾病,且不留下任何严重并发症,在国内外临床上得到广范应用。
目前,国内临床上所使用的电极导管多为国外的导管公司,主要为美国强生公司、圣犹达/IBI公司、Bard公司。国内仅有深圳惠泰公司生产。电极导管的构成包括二个部分,一是远端带有不同数量电极的导管,二是联接生理记录仪或射频仪的体外延长电缆。电极导管经皮、血管放置到心脏的不同部位,除能可靠地记录心腔内双极或单极电信号,同时将体外电刺激冲动或射频能量传至心内的基本功能。
中国专利第“93213964.7”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标侧消融导管的结构。其包括一个手柄部,一根导向钢丝,一根导管,铂金电极和滑杆操作手柄等,铂金电极通过射频导线连接一个固定在手柄部尾部的多级电插头的一个电极相连,导向钢丝一端连接滑杆操作手柄,另一端连接导管的尾部,滑杆操作手柄可沿手柄部轴向向后滑动2-3厘米,继而可带带动导向钢丝向后运动,从而使导管弯曲变形,这样,通过控制滑杆操作手柄沿手柄部的相对运动,可以控制导管的弯度,以示导管的性状适合心脏结构,顺利进入病灶区域,进行消融治疗。
从上世纪80-90年代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等心律失常取得成功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复杂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房颤)等的治疗效果还有待改进,自1999年法国学者Haissaguerre等发现房颤90%起源于肺静脉口周围以来,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医师(学者)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时采用双环状标测电极同时标测上、下肺静脉口;最近几年,美国几个厂家如强生和IBI公司推出了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波士顿公司则推出了冷却型射频消融导管。结合Carto、EnSite3000等先进三维标测系统或心内超声技术,应用肺静脉环形标测导管和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可以进行房颤消融。然而,即使在欧美一些著名的电生理中心,目前房颤消融成功率仍较低,而复发率则高达20%-30%。
究其原因,现有的消融导管由于其结构限制只能逐点标测消融,而不能保证消融线连续性,况且费时。另外,采用这种治疗方法价格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极导管。其结构合理,能进行快速标测和线性消融治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网篮电极导管包括
一个手柄部分,包括一个手柄主体,一个可相对手柄主体轴向移动的推杆和一个可相对手柄主体轴向移动的拉杆;
一个具有一个弯曲部分的三腔导管体,所述导管体一端与所述推杆固连,另一端与一个网蓝部分耦接,所述三个腔体内分别穿有一根导向钢丝、一根控制钢丝和一根导线;
一个网篮部分,包括近端环形耦接件和远端环形耦接件,以及固连于两环形耦接件间均匀分布的多条覆有绝缘涂层的金属丝,所述各金属丝通过铜导线连接至手柄部分的电极接口;在所述远端环形耦合件的端部还固连有软头;各金属丝的中间部分穿接有金属电极,所述控制钢丝的一端固连远端耦接件,另一端固连手柄部分拉杆。
本实用新型的电极导管通过操作手柄部分的推杆可以拉动导向钢丝弯曲进而带动导管体弯曲;拉杆的作用在于拉动远端偶接件向近端运动,从而迫使网篮部分的各金属丝径向向外弯曲变形,由于各金属丝受力相等,所以各金属丝弯曲变形的程度相当,随着推杆的运动,各金属丝会逐渐围成一个均匀的球体;这样,在进行肺静脉口外侧标侧和消融过程中,可实现稳定、充分的心内膜电极接触,从而可实现快速标测和线性消融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网篮电极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放大后的网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纵向剖视放大图。
图5为所述导管任意一段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网篮张开后的示意图。
图7为网篮张开后的导管总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篮型电极导管,网篮部分可在一个手柄控制下打开,以使网篮上的电基与肺静脉口的组织充分、牢固接触,形成伤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网篮型电极导管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正辉,未经成正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8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