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强型杆式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7628.5 | 申请日: | 2006-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9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曹平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平生 |
| 主分类号: | F04B47/02 | 分类号: | F04B47/02;E21B4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34008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型杆式泵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深井采油杆式泵及杆式泵附属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有杆深井采油主要使用管式泵或杆式泵,其中管式泵又占主导地位,其原因是杆式泵在泵体锁定、泵体密封技术上不过关,杆式泵密封部分经常失效、卡紧部分经常自动脱出,致使油井不能正常生产,因而极大地影响了杆式泵的推广应用。
在有杆泵采油中,杆式泵相对于管式泵来说有许多管式泵无法比拟的优点,首先杆式泵在检泵时不需要提出井下管柱结构,这极大地减少了检泵作业工作量,其次由于杆式泵在检泵时可以不动管柱,这为安装多种附属装置提供了可能,增加了多种功能的杆式泵其油井检泵成本可以大幅下降,这对低成本高效开发油田十分有利,有效解决杆式泵长期可靠密封和可靠锁定技术对全面推广杆式泵采油十分关键,在此基础上同时还要解决不压井防喷作业、不提管柱冲砂、不动管柱清蜡等多项附加功能,只有同时解决以上几项技术才能使杆式泵成为油田有杆泵开发最为重要的采油设备。
本人前期申请号为200520118023.9实用新型提出了杆式泵新型装置,但是申请中所用装置不能在62毫米内径的油管内正常提下大于38毫米以上的杆式泵,使得用途最广泛的44毫米杆式泵被排除在以62毫米内径为主的油管内的使用!为了解决44毫米杆式泵能正常地在62毫米内径的油管中自由提下,本实用新型对装置进行了增强适用性改进;同时在前期专利申请中,杆式泵在井下锁定时还需要使用地面泵车的增压配合锁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杆式泵的检泵成本!为此本实用新型新增加一类杆式泵井下锁定装置,新增锁定装置进一步增强了杆式泵在现场检泵锁定时的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解决装置适用于44毫米杆式泵和新增井下锁定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增强型杆式泵装置,增强型杆式泵装置由井下固定筒、杆式泵总成、杆式泵柱塞总成、附加清蜡装置以及防喷冲砂或防喷防漏总成几个主体部分组成,其各部件构造、所在部位及连接关系见示意图。
增强型杆式泵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前期申请号为200520118023.9的专利申请的基础上,将原杆式泵双密封主骨架分离成旁流主骨架(11)和锥形、柱形密封主骨架(15)两部分,并将旁流主骨架(11)置于泵顶部位;将锥形、柱形密封主骨架(15)置于泵底部位,这样可实现密封段部分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杆式泵泵径,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杆式泵锁定装置可利用的外径空间资源,可节省因锥形密封所占用的宝贵外径空间,从而实现在62毫米内径的油管内正常起下44毫米杆式泵。
增强型杆式泵装置新增锁定方式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原支撑推杆(3)的基础上,在支撑推杆顶部适当增加带有螺纹的延长杆(见图7中支撑推杆),延长杆上的外螺纹与旋转锁定控制筒上的内螺纹螺纹旋合,两旋合螺纹的旋合长度与支撑推杆所需上行位移相当,要求长度不能过长和过短,支撑推杆头部延长杆上无螺纹处的外径均要求小于螺纹处两倍以上螺纹牙高的差值,以便延长杆外螺纹以下部分可顺利通过旋转锁定控制筒上的内螺段;旋转锁定控制筒上的内螺以上部分的内径要大于延长杆外螺纹最大外径,以便在解锁时可使延长杆外螺纹通行无阻;当杆式泵要使用螺纹锁定方式时,装置还需要同时在原固定筒锁定密封主骨架顶部增开成对的止转卡槽(25)以及在泵顶止转体主骨架(51)上增加一对止转上下可动小耳(52),止转上下可动小耳(52)内有一弹簧始终保持可动小耳(52)与泵轴线垂直。
支撑推杆顶部增加的延长杆上带有螺纹,这种螺纹也可加工在支撑推杆扩径头部以下的某一身段处,当螺纹加工在扩径头部以下时,支撑推杆顶部增加的延长杆与旋转锁定控制筒的接触连接为花键式连接,当锁定时支撑推杆是以旋转加上移这种螺旋方式进入“C”形卡簧(2)内腔中;支撑推杆上的螺纹也可加工成内螺纹,此时旋转锁定控制筒上的螺纹就为外螺纹。
杆式泵锁定卡簧(2)也可以变形成图6形状,这种“π”形锁定卡簧形式优于“C”形锁定卡簧形式,这就是“π”形锁定卡簧各爪的锁卡力均衡,“π”形锁定卡簧的结构为在圆环底座上向上或向下伸出2个、3个、4个或多个锁定卡爪,这些伸出的卡爪一头固定在圆环底座上,另一头为自由可活动状态;同时“C”形卡簧(21)也可以变形为图6形状,所不同的就是所伸出的小弹性爪上无卡齿结构,其它位置的“C”卡簧均可变形为“π”形锁定卡簧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平生,未经曹平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识别及充气装置的氮气柜
- 下一篇:厚钢板窄间隙深坡口去除金属用碳弧气刨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