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7446.8 | 申请日: | 2006-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2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尤启任;王钜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18 | 分类号: | H05K7/18;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李晓舒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无线耳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PDA)、游戏机(video game devices)及媒体播放机(media players)等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此些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以提供丰富的影音功能。
采用蓝芽、红外线、Wi-Fi等无线通讯技术的无线耳机,例如蓝芽耳机,可以同时具有收音及播音的功能。此些无线耳机不但可以让使用者更方便地享受可携式电子装置所提供的影音功能,当使用者在开车时,更可以提高可携式电子装置使用的安全性。然而,一般可携式电子装置与无线耳机在结构上难以方便地结合与分离,造成无线耳机携带上的不便,因此使用者经常发生遗失或忘了携带无线耳机的情形。
因此,可携式电子装置设计及生产厂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如何能提供一种具有无线耳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而此无线耳机可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为一体,并且此无线耳机可以方便地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与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无线耳机,此无线耳机可以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为一体,以改善无线耳机携带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无线耳机,此无线耳机可以方便地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与分离,以提高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有机体及无线耳机。其中机体具有耳机容置部及开口,耳机容置部及开口位于机体二相邻表面的接合处,耳机容置部位于机体内,开口曝露耳机容置部。无线耳机设置于耳机容置部,且覆盖开口,无线耳机可以从开口与机体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耳机容置部,用以容置无线耳机,使无线耳机可以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为一体,用以改善无线耳机的携带性。
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由于开口位于机体的二相邻表面的接合处,使用者可以推动无线耳机,使无线耳机从开口与机体分离,也可以由开口直接将无线耳机嵌入机体。由此,提高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当无线耳机设置于耳机容置部,无线耳机覆盖开口,使无线耳机的结构不致曝露于机体外部。并且无线耳机的外表面与机体的外表面平滑地相互连接,如此,无线耳机可以隐藏地设置在机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无线耳机包括有耳机本体及耳塞部,耳塞部与耳机本体枢接,耳塞部可以相对耳机本体旋转,如此,可以降低无线耳机的高度,避免无线耳机增加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当无线耳机与机体结合时,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以透过无线耳机进行收音,机体可以不需要设置收音器,用以降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无线耳机可以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结合为一体,以改善无线耳机的携带性;使用者可以推动无线耳机,使无线耳机从开口与机体分离,也可以由开口直接将无线耳机嵌入机体,因此无线耳机容易与机体结合及分离;无线耳机可以隐藏地设置于机体上;耳塞部可以相对耳机本体旋转,因此可以避免无线耳机增加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厚度;机体可以不需要设置收音器,可以降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无线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无线耳机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可携式电子装置 128:播音孔
110:机体 130:环形套
111:第一容置部 132:切面
111a:第一容置部之长轴方向 200:可携式电子装置
112:耳机容置部 210:机体
113:第二容置部 212:耳机容置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双前桥定位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见光响应型的太阳能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