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防水卷材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7348.4 | 申请日: | 2006-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6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宗泽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宗泽后;胡育红;章国荣 |
| 主分类号: | E04D5/10 | 分类号: | E04D5/10;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 地址: | 310011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防水 卷材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卷材。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水卷材,应用于建筑屋面防水、地下防水、室内防潮、隔气等。例如油毛毡,中间层采用纸或者无纺布,外面两层都采用沥青,这种层状结构的缺点是:强度较低,且容易吸水变形,高温下容易发黏,使用寿命较短;
防水卷材也有采用中间层为塑料或者橡胶,外面两层采用无纺布,这种结构工艺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89109312.5,专利名称为胎面胶改性沥青油毡及其生产工艺,公开了一种沥青油毡,有聚酯纤维无纺布构成基体层,在基体层的两面浸渍的防水基层和外侧的表面隔离层组成。
中国专利申请号91100298.7,专利名称为夹层防水卷材及其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覆盖屋面的防水卷材,由夹层组成,所述的夹层至少由三层组成,两层为无纺布,中间为橡胶层。
中国专利号95117402.9,专利名称为一种无纺布改性塑料复合防水卷材,公开了一种无纺布改性塑料复合防水卷材,包括无纺布和改性塑料,无纺布由乙纶、丙纶、涤纶或晴纶;所述的改性塑料为改性聚乙烯或改性聚丙烯。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7116982.9,专利名称为一种夹层式防水卷材,公开了一种夹层式防水卷材,包括防水层以及复合在改防水层上下表面的加强层,所述的防水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碳黑;所述的加强层为丙纶无纺布。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防水卷材工艺复杂、成本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的复合防水卷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防水卷材,所述的卷材为夹层结构,所述的夹层结构的中间为沥青层,沥青层下表面为布料层,所述的沥青层上覆盖有网格层,所述的网格层上覆盖辅料层。
进一步,所述的网格层为玻璃纤维网层。
或者是:所述的网格层为塑料网格层。
再或者是:所述的网格层为金属丝网层。
更进一步,所述的辅料层为无纺布层,所述的布料层为编织布层,。
所述的辅料层为无纺布层,所述的布料层为无纺布层。
所述的辅料层为编织布层,所述的布料层为编织布层。
所述的辅料层为塑料薄膜层,所述的布料层为无纺布层。
所述的辅料层为塑料薄膜层,所述的布料层为编织布层。
再进一步,所述沥青层的铺加量为200g~1000g/m2。
优选为:所述沥青层的铺加量为300g~900g/m2。
更优选为:所述沥青层的铺加量为400g~600g/m2。
所述的沥青层为纯沥青材料。
或者是:所述的沥青层由沥青、无机填充物组成,所述的无机填充物为下列之一或相互组合的混合物:①、石粉;②、立得粉;③、滑石粉;④、石英粉;⑤、黄粉。所述的沥青层中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为30~99%。
所述的沥青防水层包括沥青、有机填充物,所述的有机填充物为下列之一或相互组合的混合物:①、橡胶;②、塑料。所述的沥青层中沥青的质量百分数为30~99%。
所述的无纺布层的铺加量为20g~200g/m2。
优选为:所述的无纺布层的铺加量为25g~80g/m2。
更优选为:所述的无纺布层的铺加量为25g~50g/m2。
所述的编织布层的铺加量为20g~200g/m2。
优选为:所述的编织布层的铺加量为50g~100g/m2。
更优选为:所述的编织布层的铺加量为50g~80g/m2。
所述的无纺布为防粘无纺布。
或者,所述的无纺布为水制无纺布。
所述的防粘无纺布为PP(聚丙烯)无纺布或涤纶无纺布。
所述的编织布为以下之一:①、PP(聚乙烯)编织布;②、PE(聚丙烯)编织布;③、涤纶编织布;④、尼龙编织布。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沥青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布料层、辅料层具有加强性能,尤其是无纺布,中间为沥青层、上下表面为布料层的结构结合了两种材质的优点,相对于现有的防水卷材,成本低;生产时采用成型机一次成型,生产工艺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宗泽后;胡育红;章国荣,未经宗泽后;胡育红;章国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3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