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接入式流体增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7073.4 | 申请日: | 200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8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乃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乃忠 |
主分类号: | F04F5/00 | 分类号: | F0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1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接入 流体 增压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系统中与循环泵匹配的一种增压装置,尤其是一种循环接入式流体增压装置。
二、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中液体循环系统广泛应用,如集中供热的二次网循环系统,中央空调的冷、热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生活热水二次换热的循环系统等,这些循环系统都离不开循环泵,传统循环泵的配置参数是按系统所供冷或热面积计算配置的,循环泵的参数是电机的功率、扬程、流量,其中流量与供冷热面积成正比,扬程主要是克服管网的阻力,在保持水泵流量不变,扬程越高,所配电机的功率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循环泵大功率的电机所消耗的电能很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供应越来越紧张,而大功率电机所耗的电能给用户带来高频的设备运行成本。为此,为提高循环系统效能,保持和提高扬程,流量,供冷热面积的情况下,降低电机功率,节约能量,需要对循环系统的结构提出新的技术放案,已有相关技术公开,如中国专利200510109210.0变声速流体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泵前加装一内部设计拉法尔喷管,对流体进行扩压增压,使用后系统配置电机额定功率有所降低,但不够明显。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为了更好的实现改进目标,显著降低循环系统中匹配的电机额定功率的装置,即循环接入式流体增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措施实现:舱体呈管状中间部位的内径大于两端部,舱体两端部分别为低压进口和高压出口,舱体内与低压进口连接的低压腔,舱体内与高压出口连接的高压腔,舱体内壁低压腔与高压腔之间部位固定向内突出的中空为高压室的环状突起,形成喷口,高压室对应舱体外壁上固定的增压接入口,高压室上固定向高压出口伸出的高压喷枪。
本实用新型接入循环系统中后,从循环泵出口引高压流接入增压接入口,流体进入低压舱后,经过喷口缩径进入高压舱,从高压室接出高压喷枪的高压流进一步增压后从高压出口流出。经过增压后循环系统工作状态明显改善,在维持额定状态的情况下,电机负载明显降低,可以选配功率较低的电机,节电50%以上。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舱体1呈管状,中间部位的内径大于两端部,舱体1两端部分别为低压进口7和高压出口5,舱体1内与低压进口7连接的低压腔2,舱体1内与高压出口5连接的高压腔4,舱体1内壁低压腔2与高压腔4之间部位固定向内突出的中空为高压室3的环状突起,形成喷口,高压室3对应舱体1外壁上固定的增压接入口8,高压室8上固定向高压出口5伸出的高压喷枪9。
本实施例接入循环系统时,经过试验最好接在寻环泵之前,从循环泵出口引高压流接入增压接入口8,流体进入低压舱2后,经过喷口缩径进入高压舱4,从高压室3接出高压喷枪9的高压流进一步增压后从高压出口5流出。经过增压后循环系统工作状态明显改善,在维持额定状态的情况下,电机负载明显降低,可以选配功率较低的电机,节电50%以上。
实施例2:在实施例1中,舱体1两端低压进口7和高压出口5部位呈法兰盘状。
实施例3:在实施例1中,舱体1、低压腔2、高压腔4和高压出口5内壁呈圆弧状光滑过渡。
实施例4:高压喷枪9呈向高压出口5轴部倾斜伸出。
实施例5:高压喷枪9呈管状均匀分布或对称分布。
实施例6:高压喷枪9呈环状喷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乃忠,未经徐乃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70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