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圆柱形锂电池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5381.3 | 申请日: | 2006-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2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刘春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50 | 分类号: | H01M10/50;H01M6/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家恩 |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散热 圆柱形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形锂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各类电器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作为高能电源被应用在各类场所,尤其是应用于笔记本中,其各项电性能尤其是安全性能就显得极为重要,必须采取更有效、更迅速的散热方式,才能保证电池工作的安全性。而且,要能保证在电池遇到偶然时间,或者遇有晋级不安全因素时,能够有效地释放电池内部压力及热量,从而保证电池的安全,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但是,就目前来讲,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均采用单片正极、负极、隔膜,卷绕成涡卷状结构的电极组件作为电极电芯的内部结构,再将此电极组件放入电池筒体,然后用盖板将其封闭而构成电池本体。此种极芯结构可使极片之间的接触较紧密,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但是,电池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导致锂离子电池温度过高易产生热失控,进而可能引发起火甚至爆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锂电池难以散热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圆柱形锂电池。
一种便于散热的圆柱形锂电池,包括电池本体和导热性能良好的散热套筒,所述电池本体紧密套接在散热套筒内。
所述散热套筒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以增大散热套筒外表面积的凹槽。
所述凹槽的横截面曲线呈U形。
所述凹槽的截面曲线呈V形。
所述散热套筒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以增大散热套筒外表面积的凹坑
所述凹坑的内凹面为球面形。
所述散热套筒的外表面上向外延伸出有若干个用以增大散热套筒外表面积的凸条。
所述凸条的的截面曲线呈圆柱形。
所述散热套筒的外表面上向外延伸出有若干个用以增大散热套筒外表面积的凸起。
所述凸起为球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将电池本体紧密套接在导热性能良好的散热套筒内,利用散热套筒良好的散热性能,能够适时排出电池内部循环做功产生的热量,电池表面和内部温度明显降低,阻止了热量的蓄积,从而避免电池因过热而产生爆炸的危险,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2)通过在散热套筒上设置凹坑、凹槽、凸条或凸起,增大了散热套筒的外表面积,更有利于电池的快速散热,3)由于散热套筒不属于电池本体,是可拆卸的结构,故加工方式多样,加工起来更加方便。3)散热套筒可以任意选择有利于散热的材质,不受电池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的限制,选择面更广。4)散热套筒表面上设置凹坑、凹槽、凸条或凸起,不仅便于手持,而且款式多样,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便于散热的圆柱形锂电池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散热套筒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图2散热套筒的横截面的展开图。
图4是另一种具有凹坑的散热套筒的横截面展开图。
图5是另一种具有球形凸起的散热套筒的横截面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便于散热的圆柱形锂电池,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电池本体1和铝质散热套筒2,电池本体1紧密套接在散热套筒2内,散热套筒2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用以增大散热套筒2的外表面积的凹槽3。
以18650锂电池为例,其散热套筒尺寸如图3所示,其中在每一个凹槽里,凸边宽度a=1mm,凸凹差值b=0.3mm,凹边宽度c=1mm,电池半径r1=9mm,散热套筒最小半径r2=10mm,散热套筒内圆周L=65mm;散热套筒的凹槽数φ=L/(a+c)=32。
由上述已知条件可知,若不开设凹槽,电池的有效散热表面积为:S1=2×π×r12+π×2×r1×L=4184.60mm2;开设凹槽后,电池的有效散热表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53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