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5335.3 | 申请日: | 200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3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冰;李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冰 |
主分类号: | F16H35/18 | 分类号: | F16H3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2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旋转 物体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旋转物体,尤其涉及一种可在任意物体上绕自身支撑体转动的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艺品的不断发展,对工艺品的趣味性与娱乐性要求逐渐提高,很多工艺品也从静态逐渐向动态发展。例如,传统的地球仪是静态的,为了增加其趣味性与娱乐性,产生了可绕支座转动的地球仪。现有工艺品的旋转物体通常是安装在旋转物体之外的支座上,通过驱动装置来驱动旋转物体绕该支座进行转动。该驱动装置可以采用马达驱动,也可以采用磁悬浮驱动。
然而,因旋转物体无法离开支座,而使整个工艺品受限于支座的设计,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工艺品的趣味性与娱乐性。而且设置于转动物体的支座也使得整个工艺品变得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一种自动旋转物体的设计,其可在任意物体上绕自身支撑体转动。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对其传动机构提出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其通过采用活动连接来降低配合精度,使旋转物体的更便于制造、组装,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包括旋转本体、支撑体、及连接支撑体与旋转本体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可驱动旋转本体绕该支撑体进行转动,该旋转本体从其外表面向内凹设有一收容室,该支撑体实质收容于该收容室内,该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及电性连接马达的电源供应装置,旋转本体包括一传动件,其上设有一连接孔,马达上固定有一转接件,转接件与连接孔活动连接。
所述的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其中,该旋转本体还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该传动件连接在第一与第二壳体之间。
所述的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其中,该传动件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圆盘,连接孔设于圆盘上。
所述的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其中,该连接孔呈长条状,沿着圆盘的径向设置。
所述的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其中,转接件包括一基部,在基部一侧设有连接部,在另一侧设有传动柱,该传动柱与连接孔可活动连接。
所述的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其中,该连接部设于基部的中心位置上,其上设有安装孔以固定收容马达的输出轴。
所述的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其中,该传动柱设于基部另一侧的边缘,且可在连接孔内沿孔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的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其中,基部呈圆盘状。
所述的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其中,传动件构成旋转本体的外壳体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通过采用活动连接来降低配合精度,使旋转物体的更便于制造、组装,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部分组合图;
图3为图1的组合图;及
图4为沿图3中4-4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自动旋转物体的传动机构包括旋转本体2、支撑体4、连接支撑体4与旋转本体2的驱动装置6。在本实施例中,该旋转本体2呈球体,包括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4及连接在第一与第二壳体22、24之间的传动件25。该传动件25可将第一与第二壳体22、24连接一体且其与驱动装置6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传动件25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圆盘26,圆盘26上设有一对连接孔27,该对连接孔27呈长条状,沿着圆盘26的径向设置。
第二壳体24从其外表面向内凹设有一收容室26,该支撑体4整体实质收容于该收容室26内,且支撑体4外露的表面实质构成第二壳体24外表面的一部分,借以实现第二壳体24外表面的完整性,从而使得收容室26的设置并不影响到旋转本体2的整体造型。收容室26的底壁设有开孔32。
该支撑体4包括一支撑轴40,其可不接触地穿过开孔32与驱动装置6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冰,未经王晓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5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讯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 下一篇:一种液体辅助断层扫描三维形状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