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切割机的供气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4641.5 | 申请日: | 2006-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9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B23K26/00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009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切割机 供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切割机,特别涉及激光切割机的供气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数控精密激光切割机是将激光作为一种加工手段对金属和非金属板材进行零件加工,通过数控系统控制X轴和Y轴的伺服电机带动切割头来实现的复合运动。该设备工作时,对不同板厚的金属板材来说,切割的工艺参数(包括激光功率、切割速度、辅助气体压力)是不一样的,就辅助气体而言,切割普通碳钢板要使用氧气,切割不锈钢钢板要使用氮气,切割非金属要使用压缩空气。
不锈钢钢板零件切割过程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沿被切割图形的轮廓用激光打孔,为保证切割质量,防止崩孔,激光应采用一定频率和占空比的脉冲波,并且此时的氮气压力为低压,一般设定在0.08~0.1Mpa;第二步激光切割,当钢板被打穿后,数控系统将激光从脉冲波转换为连续波进行切割,此时的氮气压力为高压,一般达到1.0~2.0Mpa,其具体压力大小根据板厚而定。
在现有激光切割机的供气系统中是用两个减压阀和两个两位两通电磁阀进行气体压力设定和控制,其中一个减压阀设定为低压,另一个减压阀设定为高压,分别通过两位两通电磁阀控制通断,再经过单向阀引向聚焦镜一侧;工作时,激光发生器发出激光束,照射在反光镜上,反光镜使光变向反射至聚焦镜上,聚焦镜聚焦照射在待加工板材上,在待加工板材上产生高温将待加工板材切割;在切割板材时,不断供应相应气体。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切不同厚度的板时,气压设定只能用手动调压。这种系统的缺点在于存在人为因素,往往在切割不同厚度钢板时,忘记调整气体压力或调压不准确,从而使切割质量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使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激光切割机的供气系统,使其供气简单,使用可靠,能根据板厚信号控制切割压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激光切割机的供气系统,包括储气罐,储气罐出口设有截止阀,截止阀出口经管路连接减压阀进口,减压阀出口连接二位二通电磁阀的进口,二位二通电磁阀出口连接一电控比例调节阀的进口,所述电控比例调节阀的控制信号与待切割板材厚度相对应,电控比例调节阀出口与单向阀进口相连,单向阀的出口设置在聚焦镜一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电控比例调节阀,其输出压力与板厚一一对应,调整切割压力只需在编程时输入预先设定的板厚参数,数控系统就能控制电控比例调节阀按照相应的设定参数输出相应的切割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钢板的切割质量和设备的使用效率,气路也变得非常简单,使用方便,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其中,1待加工板材,2聚焦镜,3单向阀,4电控比例调节阀,5二位二通电磁阀,6减压阀,7截止阀,8储气罐,9激光发生器,10激光束,11反光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为激光切割机的供气系统,包括储气罐8,储气罐8出口设有截止阀7,截止阀7出口经管路连接减压阀6进口,减压阀6出口连接二位二通电磁阀5的进口,二位二通电磁阀5出口连接一电控比例调节阀4的进口,所述电控比例调节阀4的控制信号与待切割板材厚度相对应,电控比例调节阀4出口与单向阀3进口相连,单向阀3的出口设置在聚焦镜2一侧。上述电控比例调节阀4采用SMC公司的产品,产品型号为ITV2050-333S-X179,压力设定范围为0.3~2.0Mpa,最大输出压力可达3.0Mpa。
工作时,激光发生器9发出激光束10,照射在反光镜11上,反光镜11使激光变向反射至聚焦镜2上,聚焦镜2聚焦照射在待加工板材1上,在待加工板材1上产生高温将待加工板材切割;在切割板材时,从储气罐8经截止阀7、减压阀6、二位二通电磁阀5、电控比例调节阀4、单向阀3向聚焦镜2一侧供气,控制系统在编程时输入预先设定的板厚参数,控制电控比例调节阀4按照相应的设定参数输出相应的切割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46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