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控式鼠标外壳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4407.2 | 申请日: | 2006-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72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匡杰 |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4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控 鼠标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控式鼠标外壳,它属于电脑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鼠标壳体。
背景技术:
常见的鼠标结构图,不管有线鼠标、无线鼠标,还是机电鼠标、光学鼠标,其构造都相同。由底壳、上壳、中间电子电路及左按键、右按键及中间滚轮共同组成。鼠标的外壳也都包括上下外壳以及按键;一般的鼠标的使用方法为以手掌覆盖于上壳A的后半部。利用姆指,无名指及小指抓住上壳A的左右两侧,并将食指及中指分别置放于左键B和右键C的上方,然后依靠拇指、无名指及小指使鼠标做前后左右的移动,如此控制电脑屏幕上的光标移动,而食指控制左键B,中指控制右键C及中间滚轮而完成整个操作过程。现行的鼠标以拇指、无名指及小指抓住上壳的左右两侧,才能控制鼠标在平面完成前后左右的移动,长期的电脑使用者(如专业设计人员,上网者,游戏者等),每天都要有成千上万的动作,有研究者指出,大拇指约要24条肌肉参与其运动,而且是长期使大拇指、无名指处于紧张受力状态,从而手腕的肌肉及神经疼痛及酸软,严重者更会发生韧带组织伤害,手部的肌腱也很容易因为使用过度而受伤,甚至永久性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用指尖移动,减少操作疲劳的指控式鼠标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指控式鼠标外壳,它包括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数个可以放入手指的凹槽,其中的两个凹槽为按键凹槽。
所述的上壳体的表面的凹槽为手指型凹槽。
所述的上壳体的表面的凹槽数量为三个;所述的三个凹槽由一个移动鼠标的凹槽和两个按键凹槽组成,所述的移动鼠标的凹槽的前端为深凹形。
所述的上壳体的上表面为一个斜面。
本实用新型造型小巧,移动灵活,且保证了在操作鼠标时中指及食指,无名指都处于自然和放松状态,更不用说大拇指了,因此手掌,手掌及五个手指都自然放松搁置而不紧张,故手掌和手腕不易疲劳及神经疼痛及酸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附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包括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构成的壳体,上下壳体可以使用塑料制作。在所述的上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三个可以放入手指的凹槽,其中的两个凹槽为按键凹槽A、B,另一个做为移动鼠标的凹槽C。为了使用舒适灵活所述的上壳体1的表面的凹槽为手指型凹槽,所述的上壳体1的上表面设计为一个斜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中间的凹槽做为移动鼠标的凹槽C。左、右两个凹槽分别做为左、右按键凹槽A、B。使用时,中指置于中间指状凹槽C中,食指和无名指分别放在按键凹槽A、B上,即左、右键上,依靠中指指尖牵引鼠标前后左右移动,食指和无名指则操作左、右键,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而非传统鼠标以大拇指,无名指及小指抓住壳体两侧,使鼠标做前后左右移动,这样长期使用后不会造成手腕的肌肉及神经疼痛及酸软。同时由于只是三个手指操作,故鼠标体积大大缩小。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接着的两个凹槽做为左、右按键凹槽A、B,另一个靠边的凹槽做为移动鼠标的凹槽C。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杰,未经匡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4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接地线与绝缘杆存放袋
- 下一篇:药瓶封蜡木塞开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