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活动进料装置的轨行式混凝土输送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2485.9 | 申请日: | 2006-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50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凯 |
主分类号: | B61D5/00 | 分类号: | B61D5/00;B60P3/16 |
代理公司: | 萍乡益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益丽 |
地址: | 337000江西省萍乡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活动 进料 装置 轨行式 混凝土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输送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活动进料装置的轨行式混凝土输送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知的在隧道斜井中输送混凝土的设备大概有三种,一种是用混凝土泵进行输送,用混凝土泵输送存在有下列问题:一是,混凝土要连续供应,否则容易产生离析现象,二是,铺设的输送管路要直、转弯要缓,接头要密封,否则管路容易堵塞和漏,再是,一般泵压只能使混凝土输送到落差为150-300米,水平距离为1350米处,不能适用长隧道运送要求;第二种是用输送皮带进行输送,皮带输送只能输送干态未混制的混凝土到施工点,在施工点再进行二次搅拌成湿料,操作麻烦,生产效率低;为解决上述第一和第二种输送设备在斜井中输送混凝土湿料的问题拘限性,现在又生产了第三种在斜井中输送混凝土湿料的轨行式输送车进行混凝土输送,但由于输送车筒体轴中线在斜井输送过程中位置发生变化,而输送车的筒体上的出料口又需要朝向斜井下方施工点,因此,这种轨行式混凝土输送车在斜井中输送混凝土湿料会发生倒料现象,浪费材料,影响施工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轨行式混凝土输送车在斜井中容易出现倒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在斜井中输送混凝土不会出现倒料现象,且混凝土输送效率高的带有活动进料装置的轨行式混凝土输送车。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具有出料口,在出料口一侧设置有固定在输送车上的主支架和活动进料装置,所述活动进料装置支承在主支架上,并可与出料口实现密封闭合与分离,所述活动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封门、滚圈、钢球、滚座和导流器,所述进料斗用滚轮支承在主支架上,进料斗下端位于筒体中心附近,在进料斗与出料口相对的侧面上,依次设置有滚座、滚圈、封门和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封门、滚座和滚圈紧固地与进料斗连成一体,在滚圈与滚座上的滚槽内设置有钢球,在进料斗下端设置有可将混凝土导入筒体内的导流器,在进料斗下端设置有可使进料斗左右移动的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该轨行式混凝土输送车由牵引车带动在斜度不大于28°的斜井中输送混凝土,混凝土在搅拌站进行混制好后,启动油泵,油缸工作,进料斗向出料口方向运动,使封门与出料口之间密封,混凝土湿料从进料斗加入到筒体中,加料完毕,启动牵引车,推动混凝土输送车向斜井下方运动,并可由车轮通过动力装置带动输送车筒体旋转运动,确保混凝土不产生离析,而将混凝土湿料运送到斜井中的下方工作点,启动油缸,进料斗向出料口相对方向运动,使封门与出料口分离,进行卸料;卸料完毕,由牵引车带动混凝土输送车,返回到斜井口又重新加入混凝土湿料,如此往复进行混凝土在斜井中的输送。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轨行式混凝土输送车的筒体出料口一侧,设置有由传动装置带动的可左右移动的活动进料装置,从而实现混凝土输送车出料口封闭和分离。当轨行式混凝土输送车在斜井中工作时,活动进料装置将出料口封闭,确保混凝土湿料在斜井中输送不倒料,同时又可以保证输送车筒体的正常转动;同时,当轨行式混凝土输送车在平井中输送时,由于筒体装料水平线提高,可增加装料容量。该轨行式混凝土输送车结构紧凑、使用劳动强度低、输送混凝土生产效率高,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斜井中输送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I-I局部放大图。
在图中,1、螺栓、2、管卡 3、T形耐磨密封圈 4、密封垫 5、主支架 6、进料斗 7、油缸 8、卡板 9、销轴 10、筒体 11、骨架 12、支承板 13、密封槽 14、滚座 15、封门 16、滚圈 17、接头 18、钢球 19、滚轮 20、出料口 21、导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轨行式混凝土输送车它包括筒体10、骨架11,所述筒体10具有出料口20,在出料口20一侧设置有固定在输送车上的骨架11、主支架5和活动进料装置,骨架11和主支架5设置在筒体10两侧并由槽钢制作,所述活动进料装置支承在主支架5上,并可与出料口20与实现密封闭合与分离,活动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6、封门15、滚圈16、钢球18、滚座14和导流器21,所述进料斗6用四个滚轮19和轴支承在主支架5上,进料斗6下端位于筒体10中心附近,在进料斗6与出料口20相对的进料斗6一侧面上,依次设置有圆形滚座14、滚圈16、封门15和密封垫4,所述密封垫4、封门15、滚座14和滚圈16用螺栓1和管卡2紧固地与进料斗6连结成一整体,所述管卡2均匀间隔用螺栓1固定在筒体10上,滚圈16与滚座14相对面上设有滚槽,在两滚槽内设置有一圈均匀布置的钢球18,在进料斗6下端连接有可将混凝土导入筒体10内的圆筒形导流器21,导流器21轴向中心与筒体10轴向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在进料斗6下端的主支架5上设置有可使进料斗左右移动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对称设置在进料斗6下端,它由油缸7、接头17、螺栓1和支承板12组成,接头7与进料斗6下端相连,另一端与油缸7活塞相连,油缸7用支承板12、卡板8和销轴9及螺栓1固定在主支架5上,当油缸启动向右运动时,进料斗连同导流器、封门、密封垫和滚圈一起向右运动而与筒体分离,当油缸向左运动时,封门上的密封垫与出料口接触,使出料口封闭,此时,混凝土输送车开始由牵引车带动在斜井中运动,并通过车轮使混凝土输送车上的筒体发生转动,确保混凝土到达工作点使用前呈流动状态。为了避免杂物进入滚座与滚圈之间的滚槽内,影响筒体转动,在滚座14与滚圈16之间设有迷宫式密封槽13,因筒体10相对导流器21会相对频繁转动,在与导流器21相接触的滚圈16和封门15上设置有T形耐磨密封圈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凯,未经李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24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