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数显角度尺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2434.6 | 申请日: | 2006-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5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冉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冉启忠 |
| 主分类号: | G01B7/30 | 分类号: | G01B7/30;G01B5/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8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角度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电结合测量任意角度的量具装置,特别是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直接显示的电子数显角度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公知的机械游标万能角度尺是由直尺、基尺、主游标、副游标、螺钉等零件连接组成,通过直尺、基尺转动,同步带动主游标与副游标对应刻线目视来读取角度数值,所以读数困难、目视误差大、分辨率低、测量效率低。带表万能角度尺提高了一定的目视误差,但读数困难、分辨率低、测量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测量精度低读数困难、目视误差大、分辨率低、测量效率低这些不足之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数显角度尺,该数显角度尺不仅读数直观,分辨率高,无目视误差,而且能快速、准确测量任意角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直尺部件、基尺座部件与电子芯片部件三大部件组成,直尺部件由条形直尺、圆形表座、圆形副栅板组成,且相互之间采用螺钉固定相连。基尺座部件由基尺座、转轴、碟形弹簧片、圆形主栅板组成,相互之间也采用螺钉固定相连。电子芯片部件由圆形罩壳、显示屏、电子芯片组成,相互间采用螺钉固定相连。电子芯片部件中的罩壳与直尺部件中的圆形表座采用螺钉固定相连。直尺部件中的圆形表座与基尺座部件中的转轴采用孔轴动配合,相互之间可自由转动,基尺座部件中的碟形弹簧片将直尺部件中圆形表座压住,保证直尺部件不脱出。该电子数显角度尺将基尺座与条形直尺之间的角度变化同步转化为圆形主栅板与圆形副栅板之间的电子信号变化,圆形主栅板与圆形副栅板又将变化的电子信号输入电子芯片进行数据处理,最后电子芯片将处理测量数据输入显示屏,达到测量者可快速、准确在显示屏上直接读取测量数据结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测量数据在显示屏上直接显示读取、读数直观、测量精度高、测量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原有游标角度尺示意图。
图2是原有带表角度尺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数显角度尺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数显角度尺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子数显角度尺折去芯片部件后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子数显角度尺折去圆形副栅板、圆形主栅板后的正视图。
图中:(1)基尺座 (2)条形直尺 (3)圆形表座 (4)圆形副栅板
(5)圆形主栅板 (6)电子芯片 (7)显示屏 (8)圆形罩壳
(9)紧固螺钉 (10)转轴 (11)螺钉 (12)碟形弹簧
(13)短固紧螺钉(14)长固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条形直尺(2)与圆形表座(3)固定相连,圆形表座(3)与圆形副栅板(4)通过长固紧螺钉(14)固定相连,基尺座(1)与转轴(10)之间通过紧固螺钉(9)固定相连,碟形弹簧(12)与转轴(10)之间通过螺钉(11)固定相连,圆形主栅板(5)与转轴(10)之间通过短固紧螺钉(13)固定相连。电子芯片(6)与显示屏(7)通过圆形罩壳(8)与圆形表座(3)固定相连。转轴(10)与圆形表座(3)之间为孔轴动配合,可相互自由转动,碟形弹簧(12)盖压住圆形表座(3),保证圆形表座(3)不脱出转轴(10),且相互之间有一定预紧压力。
该数显角度尺在使用中,基尺座(1)与条形直尺(2)之间相互转动,基尺座(1)的转动将带动与此固定相连的转轴(10)随之转动,转轴(10)的转动将带动与此固定相连的圆形主栅板(5)也随之转动。同理,条形直尺(2)的转动将带动与此固定相连的圆形表座(3)随之转动,圆形表座(3)的转动将带动与此固定相连的圆形副栅板(4)也转动。这样,当基尺座(1)与条形直尺(2)之间相互转动时,将带动圆形主栅板(5)与圆形副栅板(4)之间也同步相互转动。由此数显角度尺在测量工件时基尺座(1)与条形直尺(2)之间角度的变化,同步转化为圆形主栅板(5)与圆形副栅板(4)之间的电子信号变化,圆形主栅板(5)与圆形副栅板(4)又将变化的电子信号输入电子芯片(6)进行数据处理,最后电子芯片(6)将处理测量数据输入显示屏(7),显示屏(7)显示测量数据,测量者便可在显示屏(7)上直接读出测量数据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冉启忠,未经冉启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24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线计费系统在欠费风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 下一篇:气体注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