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码机墨水挤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1779.X | 申请日: | 200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3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贺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陈俊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B41J2/045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码机 墨水 挤出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容器压强控制在一定条件下的溶液挤出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喷码机的墨水挤出器。
【背景技术】
喷码机是一种在产品或外包装上喷印品牌名称、商标图案、生产日期等信息的机器,其使用量越来越广。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在贮液容器中加压使墨水被压送到喷头,然后喷头在控制装置作用下喷印文字、图形。为使贮液容器墨水保持一定压强,通常的技术方案是在墨路系统上连接包含气泵的气路系统,利用气泵输出的压缩空气对装有墨水的贮液容器加压,或者是在喷码机的墨路系统中安装内置泵,该内置泵直接与贮液容器相连并对其充墨、加压。因此,现有技术的喷码机必须依赖泵给贮液容器墨水施加一定压强,由此气泵或液泵必需不间断工作,这导致该泵工作期间特别容易受环境及持续运转等影响而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喷码机的泵必须不间断工作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贮液容器贮存释放能量并替代泵给墨水施加一定压强、让泵间歇工作的喷码机墨水挤出器,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能使喷码机在脱离泵的情况下独立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码机墨水挤出器,包括进液泵以及通过管路连接该进液泵的贮液容器,进液泵将墨水从墨水提供瓶中压送到贮液容器,该贮液容器连有通向喷头的管路,贮液容器与进液泵拆装式连接,贮液容器带有一个伸缩件,该伸缩件随着容器中墨水量增减而伸缩;伸缩件可以是作为贮液容器壁的弹性膜或波纹管,弹性膜或波纹管随着容器中墨水量增减而扩张、收缩,伸缩件也可以制作成缸筒和活塞形式,活塞随容器中墨水量增减而沿着作为缸筒的贮液容器左右移动;与贮液容器的伸缩件对应的位置设有挤压墨水装置;贮液容器设有检测该容器中墨水容量变化的检测装置。本方案贮液容器壁采用可伸缩的结构后,在进液泵的作用下贮液容器墨水量增加,随着墨水量增加贮液容器伸缩件相应扩张或移动,从而使该容器体积相应增大,挤压墨水装置作用在贮液容器可伸缩壁上并对墨水产生一定压强,此压强满足喷头工作需要,由此在进液泵停止工作后,挤压墨水装置对墨水产生的压力仍能维持贮液容器中一定压强,这样就保证了喷头正常喷墨工作。
挤压墨水装置为后端部连有弹簧的推进盘,推进盘的前端部挤压可伸缩贮液容器壁,弹簧的另一端固接在一固定架上。弹簧套置有一导向定位杆,固定架上设有与导向定位杆位置相应的导向孔,该导向定位杆一端与推进盘连接,另一端穿过导向孔并沿此导向孔滑动。
检测装置是设于导向定位杆上的计量标线,随着导向定位杆的左右移动该计量标线与固定架之间的位置关系标示贮液容器中墨水容量变化。当导向定位杆滑动到左极限行程位置时固定架对应一个计量标线,此计量标线表示贮液容器溶液已经充满并提示操作人员关闭进液泵,操作人员可在墨水充满贮液容器后将喷码机与进液泵、墨水提供瓶分离而独立使用,这种情况很适用于手持式的喷码机;导向定位杆滑动到右极限行程位置时固定架对应一个计量标线,此计量标线表示贮液容器溶液已经用完并提示操作人员将喷码机与进液泵相连,重新补充墨水。
作为更好的方案,检测装置可以是具有检测贮液容器中墨水容量变化并控制进液泵工作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检测贮液容器中墨水容量变化的部分是一对行程开关,行程开关分别位于与导向定位杆左、右极限行程相对应的位置;左行程开关受导向定位杆触发而产生的信号表示贮液容器已装满并控制进液泵关闭,右行程开关受导向定位杆触发而产生的信号表示贮液容器中墨水已用完并控制进液泵启动。
连通进液泵和贮液容器、贮液容器和喷头的管路分别设有单向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向贮液容器灌压墨水时,贮液容器贮存能量以便其释放能量时形成使墨水从喷头中流出的压强,使进液泵可间歇工作,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进一步具有贮液容器装满墨水后可以使喷码机脱离进液泵、墨水提供瓶而独立喷印的优点;此外,使用的进液泵的功率可减小,该装置对贮液容器施加的作用力稳定使供给喷头的墨水均匀、稳定,从而提高了喷码机喷印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贮液容器中充满墨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种实施方式贮液容器中墨水有效使用体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波纹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活塞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陈俊,未经贺陈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17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