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瓦的磨加工夹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1278.1 | 申请日: | 2006-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58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代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9/26 | 分类号: | B24B19/26;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221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是磁瓦的磨加工夹具,属于机械科学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永磁铁氧体瓦形磁钢,简称磁瓦。磁瓦广泛用于永磁直流电机厂、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在磁瓦外弧面和内弧面磨削工艺的探索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始终有一个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即外弧面和内弧面的直线度一直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一度成为磁瓦发展的瓶颈。专利号为200520034162.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往复式永磁铁氧体磁瓦磨床,它包括本体,往复工作台固连有滑块,滑块内腔壁上设置有槽,槽内有滚珠;滑块套在滑轨上,滚珠与滑轨接触,滑轨固定在机座上。专利号为00219100.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磁瓦磨床,包括磨削装置及位于磨削装置进料端的送料装置,其特征是在磨削装置中至少有一对轮缘相对的磨削轮与驱动磁瓦前进的橡胶轮,在磨削轮与橡胶轮的轮缘间有允许待磨磁瓦通过的间隙,另有一根托住待磨磁瓦、并将各对磨削轮与橡胶轮串联成一线的导轨,该导轨与每对磨削轮和橡胶轮的中心连线近似垂直。但上述磁瓦在刚开始磨削内外弧面,一般是采用“下导轨+底板座+夹板”这一工装组合来进行磨加工。但采用这种工装组合所磨削的磁瓦产品,直线度极不稳定,一致性极差。直线度的分布区间在0.01-0.4mm,区间分布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瓦加工夹具,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磁瓦的加工夹具,包括导轨、底板座、夹板,其特征在于导轨与磁瓦为面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与磁瓦的接触面为弧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轨下端设有与底板座卡槽相配的卡键。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轨设置在底板座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磁瓦直线度的问题,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用改进后的工装夹具所磨的磁瓦产品,其外弧面和内弧面的直线度好,且有很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直线表示直线度合格,0.00mm为最好的直线度。直线度不合格磁瓦的侧视图中上边线有凹进或凸出现象,凹凸越严重,直线度越差。
本实用新型以产品的内弧与外弧的弧度为弧面、带有弧度形状的导轨、称之为R型导轨。组成R型导轨、底板座、夹板组合成成工装,导轨与磁瓦的面接触代替了原来的线接触,为提升磁瓦产品质量,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突破磁瓦直线度的瓶颈,发明人对磁瓦夹具作出了上述发明。在本实用新型中,产品的直线度好坏,取决于下导轨的直线度好坏,两者直接关连。以前产品与下导轨的棱角接触,即是线接触,这样耐磨性极差,产品可在短时间内把下导轨的棱角磨钝,因此导致下导轨的直线度差最终导致产品的直线度差。本发明采用上述的面接触,减小了磨损。
采用弧形型导轨+底板座+夹板这一新的工装组合进行产品磨加工,所磨的产品直线度分布区间能控制在0-0.03mm。
下表示采用本实用新型与原来产品的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12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