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羽毛球拍中管与握把连接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1121.9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4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德民 |
主分类号: | A63B49/08 | 分类号: | A63B4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415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毛球拍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毛球拍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了前套结构,外形美观、受力稳定的羽毛球拍中管与握把连接件。
背景技术
羽毛球拍随着科技的发达,拍体从以往金属管发展成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使羽毛球拍更为轻巧易持,羽毛球运动也一直普受喜爱。然而,要将羽毛球技术发挥的淋漓尽致,除了球技精良外,羽毛球拍本身发挥的功能更加不能忽略。
传统的羽毛球拍由握把、拍杆、拍网组合构成,其中握把一般用木材制成便于手握持的形状,握把中间钻出长孔用于插入拍杆,其结合处套有前套,握把外包覆防滑物如毛巾、软皮或橡胶。该种结构的羽毛球拍由于握把与拍杆的结合处只套入一个前套,球拍柔软度差,吸震效果差,击球时的冲击力所产生的震动易伤害运动员;而且中管和握把连接处造成易积沙、易折断的情况;更加无法兼顾到最佳击球威力与控球性能。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球拍柔软度差、吸震效果差、中管和握把连接处造成易积沙、易折断、无法兼顾到最佳击球威力与控球性能、外形单一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球拍柔软度好、吸震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防止中管和握把连接处积沙和折断、可以兼顾到最佳击球威力与控球性能且外形美观的羽毛球拍中管与握把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前套外表面呈圆锥状,其顶端设置有圆形开口,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通槽;所述中空管体顶端的开口套设在前套的开口内部。前套设置在羽毛球拍中管与握把的连接处,中管穿过前套顶端的开口,经中空管体与握把相连,其外形美观、吸震效果明显。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管体呈圆管状,其底部设置有一个底座,中空管体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条缓冲筋。其底座呈园环状,缓冲筋起到缓冲吸震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管体顶端设置的开口的外壁直径小于或等于前套顶端圆形开口的内壁直径。中空管体正好套设在前套内,紧贴前套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套内壁中部设置有若干条定位加强筋。定位加强筋设置在前套内壁中,呈条形凸起状,主要起到定位中空管体的功效。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套采用刚性材料一体制成。材质牢固,安全可靠,受力强度高,能够有效地防止中管折断。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管体采用塑料材料一体制成。也可以采用塑料等软性材料制造;球拍柔软度好、吸震效果明显。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球拍柔软度好、吸震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防止中管和握把连接处积沙和折断、可以兼顾到最佳击球威力与控球性能、外形美观等特点;尤其是外形美观、球拍柔软度好、吸震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防止中管和握把连接处积沙和折断。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完成后的一种结构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套的一种结构主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套的一种结构俯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空管体的一种结构主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空管体的一种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采用刚性材料一体制成前套1,前套外表面呈圆锥状,其顶端设置有圆形开口2,开口两侧分别设置有通槽3;前套内壁中部设置有四条定位加强筋7,定位加强筋呈条形凸起状,主要起到定位中空管体4的功效。前套内部套设有一个真空管体,中空管体采用塑料材料一体制成;中空管体呈圆管状,其底部设置有一个底座5,中空管体外表面设置有若干条缓冲筋6;中空管体顶端的开口套设在前套的开口内部,中空管体顶端设置的开口的外壁直径小于或等于前套顶端圆形开口的内壁直径。
安装使用时,将中空管体套设在前套内部,通过前套内壁中部设置的四条定位加强筋进行定位固定;然后将羽毛球拍的中管穿过前套顶端的开口,经中空管体与握把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民,未经陈德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1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