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加热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1102.6 | 申请日: | 200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62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兆火;杨子勤;应锦成;廖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兆火;杨子勤;应锦成;廖加华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7/06;F24C15/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300浙江省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事灶具,特别是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电磁加热灶。
背景技术
人们烧火做饭时都离不开锅灶,我国传统上习惯用木柴、煤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作为厨房炉灶的加热能源,用电的灶具也已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加热方式,多少都在卫生、环保、便捷、安全等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若干缺点和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奔小康步伐的加快以及快节奏生活的时尚化,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在安全、卫生、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具有优势的电磁炉加热方式,使电磁炉产业蒸蒸日上。令人遗憾的是现有技术的电磁炉对锅具的外形和尺寸限制条件太严,其中主要是锅具必须是平底锅,其加热锅径只能30厘米以下,而对于锅径大于30厘米以上的锅具,无论是平底锅还是非平底锅,目前的电磁炉技术还无能为力,这对于越来越想使用电磁炉作为饮食加热工具的人们来讲是一种憾事,对于电磁炉技术本身的推广应用也是一大限制。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及有识之士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但至今尚未有较好的办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存在的弊病,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源利用率高、能大面积对非平底的锅具进行加热的电磁加热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锅具、灶台、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加热控制线路总成、控制面板,所述的灶台上设有与锅具凹面相对应的透磁绝缘填充体,透磁绝缘填充体表面固定有与锅具相对应的透磁绝热隔板,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分布在透磁绝缘填充体内,电磁感应加热线圈呈上大下小托盘状,其导体截面为矩形,匝间相互保持一定间隔。
所述的灶台内设有冷却水箱,封闭的加热控制线路总成放置在冷却水箱内,冷却水箱连接有进水管,其底部设有放水阀。
与放水阀对应的地面上设有接水盘。
所述的灶台底部固定有支脚。
采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如下优点:一是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不受锅具形状、尺寸的限制,既可加热一般形状又可加热特殊形状,加热锅径可大可小,进一步拓展了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应用范围;二是使锅、炉、灶实现一体化,美化了厨房环境,厨房更佳简洁、干净;三是可进一步提高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使用的安全性,而且可以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磁加热灶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底部为凹面的锅具1、灶台2、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加热控制线路总成8、控制面板3,控制面板3安装在灶台2上,灶台2的底部固定有支脚11,所述的灶台2上设有与锅具1凹面相对应的透磁绝缘填充体4,透磁绝缘填充体4起到保温隔热以及透磁、绝缘的作用,透磁绝缘填充体4表面固定有与锅具1相对应透磁绝热隔板5,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分布在透磁绝缘填充体4内,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呈上大下小托盘状,其导体截面为矩形,匝间相互保持一定间隔,当然也可以把电磁感应加热线圈6加工成其他特定的形状;所述的灶台2内设有冷却水箱10,封闭的加热控制线路总成8放置在冷却水箱10内,冷却水箱10连接有进水管12,其底部设有放水阀9,当然放水阀9也可安装在灶台2的侧面,再通过管子与冷却水箱10相连,这样不仅可起到冷却加热控制线路总成8的作用,而且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与放水阀9对应的地面上设有接水盘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兆火;杨子勤;应锦成;廖加华,未经胡兆火;杨子勤;应锦成;廖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1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撕计数贴纸
- 下一篇:一种带内置变速机构的数字流体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