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循环三通回流阀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1011.2 | 申请日: | 200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4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董汉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汉翔 |
主分类号: | F16K99/00 | 分类号: | F16K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循环 三通 回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氧器、冷却器管道上输送液体控制阀门,尤其是增设旁通副支架的自动循环三通回流阀。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除氧器、冷却器管道上控制液体的均安装有止回阀、直通阀几种阀门来循环输送控制液体,一台设备输送管道上均要装上不同几种阀门来循环使用,给企业带来很大浪费及麻烦,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循环三通回流阀,一个阀门能起到防止介质倒流低流量检测,再循环控制和再循环减压的功能,避免了向多家厂家定购多种阀门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除氧器、冷却器管道上止回阀、直通阀功能单一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循环三通回流阀,该自动循环三通回流阀不仅能起到防止介质倒流,而且还有低流量检测,再循环控制和再循环减压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循环三通回流阀,在上阀体用紧定螺栓与下阀体连接,上、下阀体之间垫有密封垫片,上、下阀体内腔中设置有阀瓣,阀瓣一边设有弹簧、弹簧压盖,另一边设有定位套,其下阀体旁通口径处用螺栓连接副支架,副支架、下阀体旁通内腔设有针型内件,针型内件一端设有针型杆、连接支杆与阀瓣接触,另一端设有轴杆,轴杆外边设有轴套、O型密封圈,副支架口径口内腔设置有筒套,达到防止介质倒流再循环控制减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下阀体旁通口径处增设副支架,副支架下阀体旁通口径内腔中设置有针型内件,起到防止介质倒流、低流量检测、再循环控制和再循环流量减压的作用,避免流量、压力过高损坏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在图1中,1、上阀体;2、下阀体;3、副支架;4、筒套;5、针型内件;6、连接支杆;7、销;8、螺栓;9、槽螺母;10、针型杆;11、O型密封圈;12、轴杆;13、轴套;14、定位套;15、弹簧;16、阀瓣;17、垫片;18、紧定螺栓;19、弹簧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上阀体1通过紧定螺栓18连接下阀体2,上、下阀体1、2之间垫有垫片17,上、下阀体1、2内腔中置入阀瓣16,阀瓣16一边设有弹簧15、弹簧压盖19,另一边设有定位套14,其下阀体2旁通口径处连接副支架3,副支架3通过螺栓8固定在下阀体1上,副支架3下阀体2旁通内腔设有针型内件5,针型内件5一端连接轴杆12,轴杆12上设有若干个多级节流孔与笛形槽,液体经过轴杆12上多级节流孔与笛形槽会逐渐减少压力,轴杆12外边设有轴套13,副支架3口径口内腔配有筒套4,使用时当流量压力升到18MPN或者流量达到90-108M3/H时,阀瓣16会自动关闭,旁通副支架3内针型内件5开始开启,流量经过轴杆12逐渐减少压力回流循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和原理,还可以做出很多的变型和改进,但这些变型和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汉翔,未经董汉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10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