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板模板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0588.1 | 申请日: | 200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56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发;范向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永发;范向前 |
主分类号: | E04G11/38 | 分类号: | E04G11/38;E04G11/4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4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楼板模板。
技术背景
现浇建筑技术里,如果运用传统的模板技术,其模板的木材料消耗较大,致使模板成本相对较高,制约了现浇现浇在多层住宅建筑中的广泛采用,因此对人们对现浇技术里模板进行创新,开发降低模板费用的新技术;有人提出了《组合式平面钢框复合模板》(ZL专利号:03279316.2)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主要由钢框架和竹胶合板组合而成,其联接采用抽芯铝铆钉把钢框架与竹胶合板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刚性整体,钢框架是网格式矩形框架,为防止灰浆跑漏使拼接时接缝严密平整,在框架四周轧制有凸棱,为便于多块模扳配合使用时,能采用通用U型卡卡接,在框架周边上设有U型卡圆孔和对称布置的鼓棱一组。该实用新型解决了在以钢代木的基础上以竹代木,同时实现了现场拼装组合,但是由于其将采用抽芯铝铆钉把钢框架与竹胶合板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刚性整体,对于现在的小型楼层建筑的模板变化多、承重较小的特点,这种整体结构尚不能实现较为灵活的拼装和搬运;另外,该实用新型的钢框架中间焊接成网格结构,其网格间距过大,对于竹胶合板支撑密度较小,对应网格中间部位的竹胶合板易形成下凹,不易使浇筑的楼面得到较高精度的平面度。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不足:所浇筑楼面的平面精度不高、结构沉重不易搬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所浇筑楼面的平面精度不高、结构沉重不易搬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楼板模板。一种楼板模板的基层为网板层,网板层上铺设平面模板,网板层由若干个钢板网拼装固接而成,钢板网的框架为金属框架,框架中间敷设的金属丝网周边固接于框架上,平面模板可以是竹胶合板;由于金属丝网的孔距较小,对平面模板的支撑密度较大,使得平面模板不易变形,这样就保证了浇筑的楼板表面具有较高的平面精度;这种结构易于分拆、组装、运输,易于根据不同的楼层结构进行拼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所述的一种楼板模板的基层为网板层,网板层上铺设平面模板;所述的网板层由若干个钢板网拼装固接而成。若干个钢板网按照施工要求的楼板模板组合,并将其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结构的网板层,构成楼板模板的基层,这种结构使得模板的各个平面具有较高的整体平面度;钢板网的网式结构则对平面模板提供较大的支撑密度,有效地压缩了平面模板可形成局部变形的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板网的框架为金属框架,框架中间敷设的金属丝网周边固接于框架上。金属框架的抗冲击性较强、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易于维修维护;金属丝网周边固接于框架上,保证其具有施工要求的承载能力,同时可加强钢板网的整体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丝网与框架间的固接方式为焊接或螺栓连接或绑接。根据不同的材质丝网或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固接方式,提供多种规格的钢板网。
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丝网与框架的外表面上设有防锈防腐的涂层。涂层让金属本体与施工现场的水泥、污水等等杂质隔离开来,防止金属本体被腐蚀、锈蚀,以获得较长的使用寿命;涂层的获得可以是化学处理方式,也可以是喷涂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的框架为三角形或四边形或五边形或六边形。根据不同的现场要求,选取不同形状的钢板网拼接出网板层,作出较佳的模板拼装组合,提高施工的适应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钢板网与相邻钢板网的固接方式通过U型卡卡接边框。使用U型卡,将若干个钢板网连接为一个完整的模板基体,易装易拆;也可使用其它的公知固接方式,如绑接、螺接等等。
作为优选,所述的平面模板为竹胶合板或木板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平面模板的周缘通过夹式工具或钳式工具固定在网板层上。采用常用的可活动的夹式工具或钳式工具,易于拆卸和组装模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网板层与模板支撑体的顶端部连接。可以固定整个模板,并将浇筑所产生的负荷转移到支撑体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易制造、易拆卸组装、运输方便等特点,尤其是所浇筑楼面具有较高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板网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楼板模板,2.平面模板,3.网板层,4.钢板网,5.框架,6.金属丝网,7.模板支撑体。
具体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永发;范向前,未经金永发;范向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5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燃气炉的管位角钢
- 下一篇:圆锥形空腔水下吸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