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合金铸铁气缸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0456.9 | 申请日: | 2006-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51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F01M1/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7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铸铁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的气缸体。
技术背景:
目前一般使用的气缸体存在烧油的现象。在发动机工作当中,如果油气混合物在油气分离腔内分离不彻底,存在大量机油进入燃烧室,后果非常严重,会在气门处产生积炭,造成气门关闭不严、异响,影响发动机的寿命;使得排放不能够达标;使火花塞周围形成积炭,造成火花塞不能点火。所以有必要对气缸体的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气缸体烧机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不烧机油,结构合理的气缸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金铸铁气缸,包括气缸体主体、气缸套内孔,镶置于气缸套内孔内的气缸筒部和油气分离腔,在油气分离腔一腔体中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隔板上设有一挡板,所述气缸筒部与气缸套内孔之间设有若干条加强筋。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板连接在隔板一端,且挡板平面垂直于隔板平面,呈一T形状。
由于存在了挡板,该挡板延长了油气混合物行进的路径,并在该处形成一垂直方向上的通道,油气混合物在经过该通道时,会碰撞挡板,这样油滴就会附在挡板上,而气体顺着通道出来了,实现了油气分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缸筒部为3个相互连接的气缸筒构成,相邻的两个气缸筒之间有一共同的隔壁,所述气缸筒套两端的气缸筒上分别设有3根加强筋,中间的气缸筒上设有2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和隔壁分别位于气缸筒壁周上四等分的位置上。该加强筋将气缸筒部牢牢地固定住,加强了气缸筒部抗振强度和结合强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强筋上端面与气缸筒套上平面齐平,所述加强筋高度小于气缸筒部与气缸套内孔之间水套的深度,加强筋底部与水套底部之间留有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油气分离腔内增设了一块挡板,有效地解决了气缸烧油的现象,在气缸筒部上设置加强筋,使气缸筒部连接更加牢固,具有结构合理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顶部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排气面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气缸体主体1、气缸筒部2组成。
在所述气缸体主体1中设有三串联气缸套内孔4。在气缸套内孔内,气缸筒部2整件形成在气缸套内孔4内,所述气缸筒部2由3个串联而成的气缸筒3所构成,且相连两个气缸筒之间有共同的隔壁7。
以隔壁7为起点,在气缸筒壁上四等分的位置上设有改良后的加强筋8与气缸套内孔壁相连接,且所述的加强筋骨8位于气缸筒部2和气缸套内孔4之间的上端,气缸筒部2和气缸套内孔4之间的下端互相连通形成一水套6。
在所述气缸套内孔4壁朝气缸筒部2突出部位上各设有一螺栓孔14,并且在气缸套内孔4两端各对应设有两个螺栓孔14。
根据图2所示,在气缸体排气面上设有一油气分离腔,在油气分离腔9中,在隔板10的一端设置有一挡板11,该挡板11平面与隔板10平面互相垂直,形成一T形状,该挡板11改变并延长了油气混合物行进的路径,在该处形成一垂直通道,如图2中箭头所示,当油气混合物进入该处时,油滴会打附在挡板11上,而气体出气了,实现了油气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4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