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发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0434.2 | 申请日: | 2006-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6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陶清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鑫洋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B27/08 | 分类号: | F22B27/08;A47L11/34;A61L2/07;B08B3/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 |
| 地址: | 31561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该蒸汽发生器被广泛应用于目前市面上的各种蒸汽清洗或消毒装置中。
背景技术
传统蒸汽发生器是在一封密的炉体装水,然后给炉体加热产生蒸汽,炉体体积大又存在安全隐患。蒸汽发生器也被广泛应用在蒸汽清洗设备或消毒装置上,如用在各种蒸汽清洗机上。
有一专利号为ZL200520102735.1(公告号为CN282992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蒸汽清洗机》披露了这样一种蒸汽清洗机,其包括有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蒸汽发生罐、加热座、电源线、各种电气元件及电气元件之间的连接线,加热座设置在蒸汽发生罐底部。上述的蒸汽发生罐、加热座就构成了一个普通的蒸汽发生器。
有一专利号为ZL02263220.4(公告号为CN2553910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蒸汽清洗机》披露了这样一种蒸汽清洗机,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容器、设置于容器的底部的电热管、一个蒸汽喷孔,阀门设置于蒸汽喷孔和容器的容器腔之间。上述设置于壳体内的容器、设置于容器的底部的电热管就构成一简单的蒸汽发生器。上述两个蒸汽清洗机所涉及的蒸汽发生器,由于加热装置是设置在盛水容器的底部,上述容器内水的受热面积也就是和容器底部面积相同,也就是说容器内水的受热面积小,水的汽化表面积小,气流流动也慢,蒸汽汽化不足,传热效率低,且热损耗大。
还有一专利号为ZL02259827.8(公告号为CN258570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可调蒸汽清洗机》披露了这样一种可随意调节蒸汽喷出量的可调蒸汽清洗机,其水泵的泵芯为导磁元件,水泵与一可调节其输入电压的控制线路板连接;蒸汽发生器内部铸有一U形加热管,蒸汽发生器的前端为一细长的喷汽口,由于其加热管是设置在蒸汽发生器内,蒸汽发生器内水的受热面积相对较大,但其受热面积还是不大。而且水在容器里受热要冒泡,易形成湍流,水受热不均匀,蒸汽产生也不稳定,时多时少。
上述三种蒸汽发生器具有的受热面积小、蒸汽量少、蒸汽产生不稳定的缺陷。
又有一专利号为ZL200420045441.5(公告号为CN272383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微型快速电热蒸汽发生器》披露了这样一种微型快速电热蒸汽发生器,包括主体、盖板、发热管,主体内为一汽化腔,盖板封盖在主体底部,主体顶部分设有进水口和出汽口,发热管为螺旋结构,通过压铸方式铸在主体壁内。上述微型快速电热蒸汽发生器在使用时,由于主体内的汽化腔全部被包围在螺旋结构的发热管内部,因此水与热源近,传热效率高,蒸汽产生量大,体积可以做得较小。但是其受热面积还不够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大大增加受热面积的蒸汽发生器,其还具有蒸汽产生量大且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有罐体、发热管,罐体上设有进水口和蒸汽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发热体,发热体位于罐体内部,所述的发热管设置在发热体的内部,所述的进水口和蒸汽出口设置在罐体上,在发热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道槽,发热体的外周面和罐体的内周壁之间形成与进水口和蒸汽出口相通的流道。
上述的罐体由发热体的底部和外壳组成,外壳下端开口,发热体的底部和外壳下端之间密封固定而形成罐体的底部。采用上述结构目的是为了将发热体与罐体固定在一起,这样能保证发热体在罐体内的位置就不会移动,以保证发热体能起到良好的发热效果,当然发热体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固定在罐体内,如直接将发热体固定在罐体的底部。
上述的发热体外周面的槽呈螺旋状,且至上而下地分布在发热体的外周面。采用螺旋状的槽可尽可能的增加罐体内的水与发热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即尽可能地增大罐体内水的受热面积。
上述的发热管呈螺旋状设置在发热体内,且螺旋状发热管的两端穿出发热体的底部。由于发热体具有一定高度,那么采用螺旋状的发热管能使发热体在整体高度方向上受热比较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鑫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鑫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抽油杆接箍扶正装置
- 下一篇:工程车辆封闭式前照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