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插秧盘精量播种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40361.7 | 申请日: | 2006-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2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顾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光耀 |
| 主分类号: | A01C7/16 | 分类号: | A01C7/16;A01C7/2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洪长 |
| 地址: | 315205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插秧 盘精量 播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播种器具领域,是一种机插秧盘精量播种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广大的平原、丘陵的水稻田多数要配置插秧机插秧,插秧机插秧需要有纵横密度高,播种精度高的播种器播种育成的秧板,才能在大田上插出高质量的苗田。而理想的机插秧盘精量播种器至今尚未面市,因此机插秧盘播种的损耗率较高。中国ZL专利号00221458.X,授权公告号CN2439170Y,向社会公开了“杂交稻种播种器”,该播种器是由边框和可移动的底板构成盛种盘,底板上叠放置种板,在底板上开设有播种孔,置种板上开设可容一颗种子置种孔,并且播种孔和置种孔的分布均与抛秧盘上的种穴一一对应。这种结构的播种器仅能对抛秧盘和手工插秧盘上进行播种。虽然操作简单,省工省时,省种子,但育成的秧板纵横密度、播种精度欠高,达不到机插用秧板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机插秧盘精量播种器,使其解决育成的秧板纵横密度、播种精度欠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机插秧盘精量播种器,该播种器是个长方框盘,技术要点是长方框盘框架的两侧是道穴,道穴中设置滑行的连杆总成,连杆设有连杆销孔,条叶片转向销总成上设有条叶片转向销孔和连杆销孔。条叶片转向销与叶片转向销总成、连杆连接,扳动扳机连杆总成在穴道中滑行,带动条叶片作0°至90°转动。框架的另两侧的一侧是固定挡板,二是活动挡板,活动挡板起播种盘中的种子孔盛满芽谷种后,开启90°倒出多余芽谷种的作用。框架内仅一层播种盘,播种盘中的种子孔圆形的呈锥形孔,上小下大,未附附图;种子孔或设为方形的(图1)呈喇叭形孔,上小下大,附图中省略了喇叭形孔的绘制。种子孔是使播种盘中的芽谷种预先在种子孔中定位,不会被孔眼所阻挡和落芽,框架的下方由播种盘的条叶片封锁,当拉动条叶片相连的扳机,扳机带动连杆总成在穴道中位移,连杆总成中的条叶片连杆带动条叶片向扳机拉力的方向移动,条叶片就由封锁播种盘面的180°转动至90°,其转动角度为180°至90°,种子孔的封锁面,即条叶片被全部打开,播种盘中的芽谷种就从种子孔自然落下至育秧盘中。播种器的框架、连杆总成、条叶片,便于注塑成型。附图中省略了弹簧连接的绘制,弹簧起到扳机拉力移动复位的作用。
所述的条叶片的片数是根据种子孔的纵向排数而定,条叶片一面是平面,另一面设有与种子孔相应的槽,该两面调换使用则可控制种子孔落种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省工省时,种子破损率、落芽率极小。结构并不复杂,播种盘、框架、条叶片便于注塑成型,孔眼也在成型时同时完成,易于批量生产。具备机插秧盘精量的特性,播种方法易于付诸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播种器结构示意图,图中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作了省略绘制,标有A-A剖视。
图2是图1的A-A剖视旋转示意图。
图3是种子定位孔底的条叶片示意图。
图4是扳机、连杆、连杆销孔示意图,在其长度方向作了省略绘制。
图5是条叶片转向销总成、条叶片转向销孔、连杆销孔示意图,在其长度方向作了省略绘制。
以上附图的序号及名称:1、框架,2、扳机,3、种子孔,4、活动挡板,5、固定挡板,6、播种盘,7、道穴,8、条叶片,9、连杆,10、连杆总成,11、条叶片转向销总成,12、条叶片转向销,13、条叶片转向销总成,14、连杆销孔,15、条叶片转向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以播种为例。播种器的框架1的道穴7内,设有的连杆总成10一端连接有弹簧,因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条叶片8封住种子孔3,将活动挡板4扳至呈90°,把芽谷种倒入播种盘6,人为使播种盘呈0°至45°筛盘几下,尔后开启活动挡板倒出多余芽谷种。将播种器按在育秧盘上,扳动扳机2使条叶片开启呈90°,种子就自然落下。采用手工一天播种2000盘,即完成100亩大田机插用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光耀,未经顾光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3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存式学习器的主控器
- 下一篇:废旧塑料再生颗粒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