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特种微型漆包圆铜线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0265.2 | 申请日: | 2006-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3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戚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戚建萍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3/42;H01B7/17;H01B7/40;H01F5/00;H01F27/28;H02K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王益新 |
地址: | 3118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种 微型 包圆 铜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种微型漆包圆铜线。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漆包线行业正向规模化高档化方向发展,世界前十六家企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另一方面,国际巨头积极投资开发高档的漆包线产品,如交流变频电机用漆包线和高等级自粘漆包线生产能力在不断扩大。自粘线主要用于彩色电视机显示器的偏转绕圈、电脑显示器偏转线圈、电磁灶、电动自行车电机绕组、小型电机绕组和其它无骨架线圈绕组等等。随着微型电机、家用电器的不断发展,超微型漆包圆铜线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国内专业生产这些电磁线的企业很多,大都是一些小型企业,所生产的漆包线存在的主要缺点上耐磨性、可绕性和密著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漆包线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质量可靠的特种微型漆包圆铜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微型圆铜线所组成,所述的微型圆铜线的直径在0.10-0.30mm,在微型圆铜线上涂有聚氨酯漆作绝缘层,在绝缘层外再涂一层抗电晕层,所述的抗电晕层是在聚氨酯漆中加入纳米金属粉,在抗电晕层外再涂一层聚酯亚胺漆作处于半固化状态的自粘漆,在使用中,漆包线被绕成各种形状,在绕组两端通电加热,数秒钟内,自粘漆完成由半固化状态到粘结定型的转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和创新。(1)生产工艺先进独特。本实用新型的自粘线绝缘结构由两层组成,底层由保证基本耐热耐压和各种特殊用途的绝缘层组成,而面层则是由处于半固化状态的自粘漆组成,在使用中,漆包线被绕成各种特定的形状,在绕组两端通电加热,数秒钟内,自粘层完成半固化状态到粘结定型状态的转换,省却了传统工艺线圈绕组成型后需加热、滴漆、烘干、定型的过程。具有节省能源、节省材料、节省人工、保护环境的优点。(2)性能优良。本实用新型具有优良的耐高频性,在390℃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直焊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密著性、卷绕性和耐溶剂性,并且可以染制成各种颜色。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频线圈及变压器、继电器、磁化线圈、螺形线圈、小型电机、点火线圈等。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自粘固化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微型圆铜线1所组成,所述的微型圆铜线1的直径在0.10-0.30mm,在微型圆铜线1上涂有聚氨酯漆作绝缘层2,在绝缘层2外涂一层抗电晕层3,所述的抗电晕层3是在聚氨酯漆中加入纳米金属粉,在抗电晕层3外再涂聚酯亚胺漆作处于半固化状态的自粘漆4。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漆包线被绕成各种形状,在绕组两端通电加热,数秒钟内,半固化状态的自粘漆4完成由半固化状态到粘结定型的转换。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频线圈及变压器、继电器、磁化线圈、螺形线圈、小型电机、点火线圈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建萍,未经戚建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2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固定垫
- 下一篇:电连接器导向装置及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