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内饰软硬质脚垫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0219.2 | 申请日: | 2006-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78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凯悦;陈晓平 |
主分类号: | B60N3/06 | 分类号: | B60N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软硬 脚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垫,属于一种装饰件,具体说是一种是采用普通化纤、羊毛、棉纺等软质脚垫与普通竹地板、木地板等硬质平板材料配套的符合高、中、低档汽车使用的汽车内饰软硬质脚垫。
背景技术
目前,车内座位下铺地坪的脚垫,多采用羊毛、绒布、PVC、橡胶、木地板等材料制成,此类产品品种单一、色彩单调。公开号为CN1792672A(申请号为200510099783.4)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轿车内饰硬质地板”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所述的轿车以及所述的轿车内的带驾驶座的前排座位与后排座位的地坪,所述的带驾驶座的前排座位与所述的后排座位地坪上铺设有内饰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车(1)的内饰地板设置为木板型的硬质地板,所述的木板型的硬质地板与各系列轿车的地坪(5)形态及其所述的地坪(5)周围的结构形态造型相吻合,所述的木板型的硬质地板是按所述的驾驶座的内饰硬质地板(6)、所述的前排座的内饰硬质地板(61)、所述的后排座的内饰硬质地板(62)分立设置。这种技术方案由于其木材等硬质材料的自身硬性与脆性的缺陷,很难做到与地坪结构形态造型相吻合;生产弧形角度太大的地板也存在较大的难度;同时这类地板的产品笨重;体积不能缩小变化,不方便安装与拆卸;而且,由于要求其木板型的硬质地板与各系列轿车的地坪形态相吻合,因此在制造这种木板型的硬质地板时,就需要根据各系列轿车的地坪形态设计专用的模具,也就是说,为了生产制造出适合于各系列轿车的木板型的硬质地板,就需要设计出多套专用模具,这对生产商来说显然是不经济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利于制造加工、不便安装拆卸等缺陷,提供一种既便于生产制造、能变化体积以便安装、且做到能与地坪结构形态造型相吻合、结构较为简单的汽车内饰软硬质脚垫。为此,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内饰软硬质脚垫,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硬质垫板和软质脚垫,所述的硬质垫板为覆盖于座位地坪中心部平整区域的平板,所述软质脚垫具有覆盖在地坪隆起角度部位的并延伸至硬质垫板之外的软边。
按照这种方案,可以制造出适合驾驶座、副驾驶座以及后排座位等轿车特定座位的汽车内饰软硬质脚垫。
所述的硬质垫板连接于软质脚垫的中间部位。
所述的硬质垫板通过雌雄扣与软质脚垫连接。
所述的软质脚垫对应硬质垫板的部分设置有垫底。
所述的软质脚垫对应硬质垫板的部分设置有通孔。
所述的软边的上表面与硬质垫板上表面的高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软硬质脚垫包括硬质垫板和软质脚垫,且软质脚垫具有覆盖在地坪隆起角度部位的并延伸至硬质垫板之外的软边。因此在安装或者拆卸时,软质脚垫不会造成与车辆内饰件的硬性碰撞,造成内饰件擦碰伤。换句话说,在安装或者拆卸时,软质脚垫若碰上车辆的某些部位,因为它可以变形,因此便于将整个汽车内饰软硬质脚垫顺利安装到位或者拆卸下来。
2、硬质垫板可以采用普通地板材料,并分割成标准的规格,因此在制造时可不使用专用模具,降低制造商的制造成本。
3、软质脚垫可以折叠,也可以与从硬质垫板拆分,因此便于运输、存放以及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一个特定座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将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应用在一种轿车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的汽车内饰软硬质脚垫是适合于驾驶位置的一种结构,它包括由木质、竹质等材料制成的硬质垫板2和连于硬质垫板边缘的如化纤、羊毛、棉纺等材料制成的软质脚垫1,硬质垫板2为覆盖于座位地坪中心部平整区域的平板,软质脚垫1具有覆盖在地坪隆起角度部位的并延伸至硬质垫板2之外的软边4。
更详细的,硬质平板连接于软质脚垫的中间部位;硬质垫板通过雌雄扣3与软质脚垫连接;软质脚垫对应硬质垫板的部分为垫底5,这样可以使软质脚垫更牢固耐用;所述的软边的上表面与硬质垫板上表面的高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凯悦;陈晓平,未经陈凯悦;陈晓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超环面齿轮在线测量工具
- 下一篇:管道接缝渗漏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