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附器内间隔吸附剂的隔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40043.0 | 申请日: | 200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2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秀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7/00 | 分类号: | F25B3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04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间隔 吸附剂 隔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专门用在吸附器内间隔吸附剂的隔板装置,尤其是应用于深冷领域空分设备吸附器内间隔吸附剂的隔板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深度冷冻生产氧气或氮气过程中,需要利用吸附剂对空气进行吸附处理,去除空气中所含有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杂质。吸附处理是将多种吸附剂放置在吸附器内部;现有技术中吸附器内的吸附剂1、2间靠铺一层丝网3将其隔开,见附图1所示。由于操作失误等事故时有发生,流速和压力会突然发生变化,因此内部固定吸附床在受到冲击后,丝网会连同吸附剂一起被冲翻,致使多种吸附剂混合在一起,造成吸附剂失效、空分设备停车等事故,损失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吸附器内间隔吸附剂的隔板装置,它在吸附器瞬间压力变化较大时,吸附剂层前后压差大的气流突然冲击下,允许该分隔板整体跳动,分隔板连同上层较重的吸附剂,作短距离的位移,以释放冲击产生的巨大动量(mv)。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它至少包括有一位于上下吸附剂之间的分隔板,所述的分隔板由多块多孔板相互连接而成,在每块多孔板的底面铺制有至少一层金属丝网。
所述的多孔板之间用螺栓和螺母连接,而多孔板与丝网之间用铆钉连接。
所述的多孔板由金属薄板冲孔制成,且冲孔率在10-80%之间,多孔板的底面冲孔,而两边至少设置有折边。
所述的多孔板上方小于100mm处的吸附器壳体上焊上有阻止多孔板的上冲的金属阻碍物。
所述的多孔板底面铺的金属丝网设置有比上层吸附剂颗粒小的孔。
本实用新型将所有多孔板连成一体,其多孔板和上层的吸附剂在一起的重量就较重,并在其上一定位置的壳体上焊上金属障碍物,使它适当移动后停下。同时由于它的隔开作用,下层的吸附剂也不能冲到上层去混合。在平时的工作时,又可起到再分布气流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能承受瞬间较大压力的变化以及吸附剂层前后压差大的气流突然冲击,使用寿命长,使用可靠性更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有一位于上下吸附剂1、2之间的分隔板3,所述的分隔板3由多块多孔板4相互连接而成,在每块多孔板4的底面铺制有至少一层金属丝网5。所述的多孔板4由金属薄板冲孔制成,且冲孔率在10-80%之间,多孔板4的底面冲孔,而两边至少设置有折边。多孔板4之间用螺栓6和螺母7连接,而多孔板4与丝网5之间用铆钉8连接。所述的多孔板4底面铺的金属丝网5设置有比上层吸附剂颗粒小的孔。
所述的多孔板上方小于100mm处的吸附器壳体上焊上有阻止多孔板的上冲的金属阻碍物。用来阻止多孔板继续上冲。
具体使用时,先在吸附器内部装填吸附剂2后,平整吸附剂2床面,然后从人孔逐块递入多孔板4和丝网5,在安装固定板9和铆钉,并用紧固件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将所有多孔板连成一体,这样,多孔板和上层的吸附剂在一起的重量就较重,并在其上一定位置的壳体上焊上金属障碍物,使它适当移动后停下。同时由于它的隔开作用,下层的吸附剂也不能冲到上层去混合。在平时的工作时,又可起到再分布气流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40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