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千斤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9865.7 | 申请日: | 200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47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郑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盈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5/04 | 分类号: | B66F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凯音 |
地址: | 311122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升降车辆的液压千斤顶,特别是一种能平稳而垂直升降,还能在被举升车辆到位后以其带有的支架自行单独支撑而使其本体即时撤出移作它用的安全千斤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压千斤顶,如中国专利94239910.2提供的“带空载快速升降机构的液压千斤顶”,它含有手柄、主泵芯、油缸阀座、活塞、起重臂和托盘,它的油缸阀座内还安装了与主泵芯并联连接且直径比主泵芯大的空载泵芯,在机架上安装了一个可对空载泵芯施压的踏板,因而具有空载托盘上升快的特点。但它在用于车辆维修时还有以下的缺点:1)它的托盘在起重臂升降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呈圆弧形,也就是说,它在垂直升降时还同时伴有较大的水平位移,且该水平位移通常会超出其垂直行程的50%以上;因此托盘上的车辆在升降过程中不平稳;2)用现有的液压千斤顶起升车辆,均要用机械装置进行支撑,而一般的车辆在其底架的起升部位仅有一个支撑点,故起升后还要另加支撑,非常麻烦也极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使待修车辆升降平稳的安全千斤顶,还使它具有能通过连接其上的支架对起升到位的车辆自行进行支撑以使千斤顶本体撤出移作它用、在车辆修好后再由该千斤顶连接支架将车辆降至地面,且千斤顶本体与支架离合快捷、安全可靠、结构紧凑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安全千斤顶,它含有带移动轮的机架、在机架上安装的手柄、油泵、起升臂,其特征是:它还设有油缸与活塞杆、起升连杆、托架、托持连杆,其中起升臂的底端连接活塞杆、中部与铰接在机架上的起升连杆连接、顶部通过销轴连接托架,托架的另端连接托持连杆且该托持连杆还连接起升连杆。
本实用新型安全千斤顶,它的机架上还带有支架,以及能使支架与机架连接一体的离合装置;其中支架包含下套筒和活套在下套筒中且其顶端固接了顶盘的上套筒,及包括一组设置在上套筒外壁上的棘齿和固定在下套筒上的带复位弹簧的棘爪在内的棘爪装置;离合装置包括在支架下套筒的外壁上设置的凹槽和能与机架连接一体的定位销、一个其上装有内带小弹簧的能推动棘爪克服复位弹簧压力的拨叉,一个装在手柄内的其一端与拉销、拨叉连接而另端外伸在手柄壁上的拉手,且在拉手外伸处的手柄壁上设有的能供拉手通过其在所在位置上的位置改变或者使拨叉将定位销拉出凹槽并拨动拨叉、或者使定位销被小弹簧推入凹槽以实现支架与机架嵌合一体的L形孔;起升臂顶部还通过销轴活套连接了一个能带动支架一起升降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安全千斤顶,它的支架所含的上套筒与下套筒之间还带有中套筒,中套筒与下套筒之间带有棘爪装置,而中套筒与上套筒之间带有顶紧锁定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上套筒外壁上的止口槽、设置在中套筒上的带压簧的滑块、在滑块上带有的通孔,以及固定在下套筒上的能在插入通孔时使滑块克服压簧压力从止口槽中退出的顶块。
本实用新型安全千斤顶,它的托架上还带有托盘,且托架上带有一个能方便装卸托盘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安全千斤顶,它的手柄与机架之间带有可使手柄折叠收拢的能转180°的铰链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盈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盈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8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插管
- 下一篇:一种摇摆式拆卸折叠组合摇躺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