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饲料压扁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9679.3 | 申请日: | 200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28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N17/02 | 分类号: | A23N17/02;A23K1/20;A23K1/1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饲料 压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饲料加工机械,具体讲是一种饲料压扁机。
背景技术
目前,奶牛养殖场(户)在颗粒饲料加工时,普遍采用粉碎机粉碎,颗粒多成粉末,饲料的适口性较差,且在精料喂食比例过大时,精料在奶牛瘤胃内迅速发酵,使饱食的瘤胃气体急剧增加,酸度增大,反刍减少,严重的会造成慢性瘤胃膨胀即极度不消化甚至酸中毒等现象,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国外对精料即颗粒饲料加工已普遍采用饲料蒸汽压扁机压扁,克服了粉末饲料的上述缺点,避免了酸中毒等现象,使饲料消化率明显提高,使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品质明显提高。但目前国内尚无类似设备,而若要进口上述饲料蒸汽压扁机,则价格过于昂贵,且采用该饲料蒸汽压扁机加工形成的片状饲料其价格也过高,难以实际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既能使饲料消化率明显提高及避免酸中毒等现象从而使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明显提高,又制造成本低的饲料压扁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饲料压扁机,包括机架、外壳、电动机及输出轮、传动带和传动轮,它还包括位于外壳内并安装在两端板外机架上且相互平行的两轧辊,两个相互啮合的等齿数齿轮设于两轧辊一端最外端的轴颈上,所述传动轮设于其中一轧辊的齿轮另一端的轴颈上,其中未装传动轮的轧辊的两端轴颈分别设于径向滑配合在机架上的一对方形轴承座内,机架上有调节方形轴承座径向距离以调节两轧辊径向间隙的调节装置;轧辊圆周表面有多条螺旋形浅槽;每个轧辊一侧均有一弹性紧贴在轧辊圆周表面且沿轧辊轴向延伸的铲刀。
所述方形轴承座径向调节的距离可为0~3mm。
作为改进,它还可包括连接外壳进口的电动入料螺旋输送器和连接外壳出口的电动出料螺旋输送器。
作为进一步改进,它还可包括设于外壳下方的电动卧式双向绞龙搅拌机;所述电动入料螺旋输送器有一旁通孔与电动卧式双向绞龙搅拌机的进口相通,所述电动出料螺旋输送器有一旁通孔与电动卧式双向绞龙搅拌机的出口相通。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饲料压扁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饲料压扁机的两轧辊的间隙可调,轧辊上开有多条螺旋形浅槽,且轧辊一侧设有一弹性紧贴在轧辊圆周表面的刮刀,增加了物料的喂入效率,避免了油菜籽等物料加工后粘连在轧辊上的现象,也消除了物料在碾轧后的粘堵现象,所以,能对玉米、大豆、油菜籽、大麦等颗粒饲料进行压扁加工。而饲料经本饲料压扁机加工后,多为2毫米以下的片状或粒状,既打破了颗粒饲料坚硬的外壳,又大大减少了饲料粉末,特别是随着颗粒饲料含水率的提高(加工前喷水等),片状成品率随之提高,克服了粉末饲料的缺点,其喂饲效果优于粉末饲料,改进了传统的养殖技术,提高了生产率。使反刍动物的饲料消化率明显提高,并避免了酸中毒等现象,使奶牛的产奶量和牛奶品质明显提高。
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饲料压扁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且采用该饲料压扁机加工形成的片状饲料其价格也较低,很适合国内奶牛养殖场(户)对奶牛颗粒饲料的加工,其适应面十分广泛,具有很强的实用推广价值。
作为改进,增加电动进、出料螺旋输送器和电动卧式双向绞龙搅拌机,用户可根据需要即压又拌,使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饲料压扁机装有电动进、出料螺旋输送器和电动卧式双向绞龙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拿开电动机及传动结构后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饲料压扁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饲料压扁机的弹性压紧的刮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饲料压扁机的轧辊的圆周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饲料压扁机的卧式双向绞龙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饲料压扁机的螺旋输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外壳,2、搅拌机,3、传动轮,4、传动带,5输出轮,6、电动机,7、机架,8、入料输送器,9、出料输送器,10、电器控制箱,11、调节手柄,12、螺母手轮,13、调节螺杆,14、转换阀门,15、方形轴承座,16、压簧,17、轧辊,18、刮刀,19、刮刀拉杆轴,20、螺栓,21、螺旋形浅槽,22、搅拌机的外螺旋叶,23、搅拌机的内螺旋叶,24、入料输送器的电动机,25、搅拌机的电动机,26、齿轮,27、拉簧,28、出料输送器的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6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