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拔毛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9658.1 | 申请日: | 2006-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4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匡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匡柳 |
主分类号: | A45D26/00 | 分类号: | A45D26/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450浙江省余姚市马***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拔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个人护理器具-电动拔毛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拔毛器种类繁多,款式多样,比较常见的有辊筒设计,还有一种采用的是由多个动、静片结合的设计,使用时通过动片相对静片的开合运动实现毛发的拔除,然而此类拔毛器通常存在结构复杂、加工精度高、生产成本高,拔毛噪声大的缺点,为此有人研究出利用一组活动碟片相互之间的开合进行毛发拔除的电动拔毛器,如中国专利号为200420072190.X的“电动拔毛器”,主要是由本体、电机、减速齿轮、曲轴和一组碟片组成,曲轴固定在本体的支架内,通过电机驱动减速齿轮转动,进而推动一组碟片绕曲轴旋转,因每一个碟片都具有一个夹面和一个支撑部,整组碟片呈两两夹面相对地排列,并且整组碟片通过固定件连接在一起而可做同步转动,因此,当碟片转动到曲轴渐窄的一侧就会做夹紧动作,而在曲轴渐宽处则做松开动作,这样,借助碟片的夹面,在曲轴渐窄的一侧快速将毛发拔下,该结构的电动拔毛器虽然解决了以上拔毛器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其采用曲轴,使得加工难度增大,同时曲轴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差,轴上的一组碟片只能通过旋转运动、并在处于曲轴渐窄处才能拔除毛发,一些细而短的毛发往往会遗漏掉,因此达不到最好的拔毛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精度高、使用稳定性好、拔毛效果可靠的电动拔毛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拔毛器,包含有本体,本体内设有与电机齿轮啮合的减速齿轮,本体头部设有支架,支架内设有两端以钢线夹固定的固定轴,固定轴上串装有能实现进毛、夹毛和拔毛功能的镶嵌式碟片组,该碟片组的两端传动连接有两个与减速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两端分别嵌设有一对滚轮,该滚轮分别顶推在两端传动齿轮端面所设的凸轮面上,一端的滚轮顶推在凸轮面的高点或低点,另一端的滚轮顶推在凸轮面的低点或高点;所述的固定轴为直轴,该直轴上所设的镶嵌式碟片组是由多个碟片组成,相邻碟片互相镶嵌一体,相邻碟片之间还设有弹簧。
所述的相邻碟片的镶嵌结构是在每单个碟片的端面分别设有按圆周等分间隔排列的短轴及与短轴相配的轴孔,两相邻碟片通过轴与孔的配合实现环环相扣的联动结构。
所述的碟片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五金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直轴作为固定轴,该轴上串装的镶嵌式碟片组通过电机驱动并带动进行旋转运动,同时又通过支架两端嵌设的一对滚轮顶推传动齿轮端面所设的凸轮面实现沿轴的轴向往复运动,改进后的电动拔毛器具有结构紧凑、安装精度高,使用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能同步进行旋转运动和轴向往复运动的镶嵌式碟片组的拔毛效果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头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镶嵌式碟片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镶嵌式碟片组安装完成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传动齿轮的一个视向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传动齿轮的另一个视向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碟片I的一个视向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碟片I的另一个视向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碟片II的一个视向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碟片II的另一个视向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碟片III的一个视向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碟片III的另一个视向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碟片IV的一个视向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碟片IV的另一个视向立体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碟片组安装入支架内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匡柳,未经匡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6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成立体影像的装置
- 下一篇:吹风机的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