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用气缸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9654.3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0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蒋建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建钧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1201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气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烧发动机的气缸,具体涉及摩托车用气缸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摩托车气缸与内缸套为一体铸造,缸套与缸体不可分离,用户在更换气缸时必须连缸体一起更换。实际使用中,气缸磨损只是磨损缸套,全铝的缸体只起到支撑和散热的作用,废弃整个气缸造成很大浪费。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我国摩托车保有量为9545万辆,到2010年,社会保有量为11677万辆。而一辆摩托车从购买到报废,一般需要更换三个气缸以上(以每车十万公里报废,第一次5万公里更换,第二次3万公里更换,第三次2万公里更换)。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97251092.3,公开日为1999.06.16,“一种摩托车气缸”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气缸。它是在原气缸内装一有外螺纹的内缸套,该缸套上沿扇出,缸体有内螺纹,缸套上开有与缸体各气孔对应的孔。装配时旋入,当气缸磨损严重时旋开更换,较缸体整体报废经济。
但是上述技术仍存在以下缺陷:
(1).加工复杂,缸体开有内螺纹和内缸套开外螺纹,增加了铸造难度,成本也加大。
(2).装配不便,旋入操作不易掌握,造成缸体面的不平整,而气缸体与缸盖表面的平整是气缸装配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决定因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铸造难度大和装配困难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造成本低、装配简单又可只须更换缸套,全铝缸体可以重复利用的摩托车用气缸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摩托车用气缸结构,包括缸体和缸套,其特征在于缸体和缸套为独立的部件,缸体与缸套之间过盈紧配。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体与缸套过盈紧配即无公差紧配,刚性较好,由普通液压式压力机和压板压入,装配方便。
进一步,缸套的上端设有凸缘,缸体内设有相对应的凹台。压入缸套时,凸缘与凹台贴合,装配即可完成。
较佳的方式为,在缸套的外表面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环槽,内置密封圈。密封圈的设置可以增加缸套与缸体之间的气密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分体结构解决了缸套磨损而废弃整套气缸体的弊端,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缸套和缸体加工铸造简单,以压入方式装配方便,缸体面平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缸套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缸体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气缸中缸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摩托车用气缸结构,由缸体1和缸套2组成,缸体1和缸套2为独立的铸造部件,在加工气缸过程中,缸套2与缸体1分开加工,缸套2与缸体1接触面形状相仿,本实用新型不用内外螺纹连接,降低了铸造难度,拆卸更为方便,缸套2可压入缸体1内,缸体1与缸套2以常规的过盈量紧配。
缸套2的上端设有凸缘21,缸体1内设有相对应的凹台11。压入缸套2时,凸缘21与凹台11贴合,装配即可完成。
使用中磨损严重后,用户只须更换一个铸铁的缸套而不必连缸体一起更换,全铝的缸体可以重复利用。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的摩托车用气缸体结构,缸套2的外表面间隔开有3个环槽22,内嵌密封圈,整体压入缸体2内,可使气缸保持良好的气密性。
当然,在实施例凸缘21与凹台之间设置密封圈也能具有较好气密性。
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建钧,未经蒋建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发动机电控喷射控制设备
- 下一篇:一种低音箫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