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舰船失事定位浮标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9495.7 | 申请日: | 2006-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7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景华;张海林;龙峰;李洪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 |
| 主分类号: | B63C7/26 | 分类号: | B63C7/26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船舶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文庆 |
| 地址: | 65005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舰船 失事 定位 浮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标示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舰船失事定位浮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航运、海上石油钻探、海外贸易的发展,每年发生的沉船事故也较以前有所增多,给国家和人民经济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损失。沉船事故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因触礁、碰撞、失火等造成水面灾害;船破进水沉没;对船员、旅客搜救和对沉船进行打捞。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通常是采用旁扫声纳、图像声纳等设备进行沉船位置的搜索探测,由于这些设备本身探测范围有限,加之海底环境复杂,往往不能及时搜索到沉船位置,即使搜索到沉船目标,还需要进行多次声纳扫描和潜水员水下探摸,才能确定沉船具体位置。这种方法由于搜救时间过长,因而往往因延误救助时机,使失事船只装载物泄露而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如果在船只上预先装有沉船指示设备,一旦发生沉船事故,就可以很快对沉船准确定位。为此有关方面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技术方案,如专利“沉船事故地点标示浮球”(专利号为200420033312.4)所公开的舰船失事浮标。它由密闭的球冠型空腔和缆车放线装置组成球形浮标,固定在船上半球形安装支架内。该装置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该浮标安放的半球壳开口较大,在大风浪情况下,浮标就可能被风浪甩出船体;另外,该装置采用涂有醒目颜色的浮球进行方位指示,只有在救援船只及救援飞机的可视距离内,才能实施有效定位,因而作用距离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目前失事船只搜索和救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舰船失事标示装置,该装置安全可靠,标示效果好,作用距离远。
本实用新型因此提出了一种舰船失事定位浮标。该定位浮标主要由浮标本体、高强度纤维缆、无线电发射机、频闪信号灯、电池组、水银开关、无线定位天线及浮标安装架等组成。其中浮标本体具有一个密闭空腔,上端设置有重块;高强度纤维缆绕在浮标本体上,其一端系在浮标本体上,另一端固定在船体上;无线电发射机、电池组及水银开关布置在浮标本体的密封腔体内,频闪信号灯及无线定位天线安置在浮标本体的下端;浮标安装架固定在船上,由设置在两个轴上的支撑杆支撑,可以在两个轴上自由转动。
当舰船发生沉船事故时,浮标安装架上的支撑杆可保证无论以何种方式倾覆,浮标由于其自身重量都能使浮标安装架自由转动至其开口朝上,入水后,浮标在其自身浮力作用下从浮标安装架中浮出,在起浮过程中不断排缆,浮出水面后,浮标装有压重块的一端因重量较大而朝下没入水中,安装有频闪信号灯一端则竖直朝上,此时,由于浮标相对安装位置发生翻转,水银开关接通,频闪信号灯和无线电发射机开始工作,发出无线电定位信号,近距离和夜间时可通过频闪信号灯获得指示方位。
搜索到浮标后,救援船只上的潜水人员可沿浮标缆下潜进行水下探摸和观察,以便快速搜救落水人员和实施打捞。
另外,在舰船发生事故或者在大风浪中需要进行救助、拖带时,失事船只可将浮标投入水中,由于该浮标缆是正浮力的,可整体漂浮在水面上,救援或拖带船可打捞起本浮标或浮标缆的其中一段,将浮标上所配置的高强度纤维缆作为舰船救助时的引缆使用。由于配备有显眼的频闪信号灯,即使是在夜间,救援船只也能快速地发现浮标,并实施缆绳拖带。对于吨位不大的船只,可直接将本浮标高强纤维缆作为拖缆进行船只的拖带,以有效地防止失事的发展,避免沉船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体积小、重量轻,可提供无线电发射机、频闪信号灯两种搜索方式,利用水银开关实现浮标入水后电源自动接通,工作可靠,搜索效率高;采用高强度纤维缆,既可以作为搜救时的潜水员引导缆,也可以用作水面进行救助时的拖缆或者引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舰船失事定位浮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舰船失事定位浮标的浮标安装架结构简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中:1为高强度纤维缆,2为浮标本体,3为频闪信号灯,4为无线电发射机,5为电池组,6为水银开关,7为浮标下端盖,8为浮标上端盖,9为密闭圆筒,10为压重块,11为无线定位天线,12为浮标安装架,13为轴销,14为水平环,15为轴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4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计算器的电话机
- 下一篇:基于独立分量分析技术的脑诱发电信号测试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