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污染治理臭氧消毒船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9447.8 | 申请日: | 200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文 |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50;C01B13/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 地址: | 335000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污染 治理 臭氧 消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污染治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水污染治理臭氧消毒船。
背景技术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而水污染更是我国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为了治理水污染,科学家们做出了巨大努力,采取了许多方法,目前治理水污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物理治理法、化学治理法、生物治理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千秋,也各有弊端。如物理治理法需要购置器械、治理周期长、不够经济,且不适合对江河湖泊等自然水体污染的治理;化学治理法只能对某些水质的水体起作用,并会引起第二次污染;生物治理法适应范围小、治理效率不高、治理周期长等。而且,现在的各种治理法更适合的是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治理和水量不大的水域治理,对自然江河湖泊的治理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臭氧的消毒、杀菌作用治理水污染的船。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水污染治理臭氧消毒船,包括船体、臭氧发生器、输气管、爆气头,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安装在所述船体上,所述的输气管连接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上,并且输气管的终端安装有一爆气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消毒船投入需要治理污染的水体中,开动臭氧发生器,将臭氧输气管放入水中,使臭氧通过输气管、爆气头散布到水体中,达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所述的水污染治理臭氧消毒船,船体为一漂浮在水面上的平台,以方便安装放置臭氧发生器和其它污染治理设置。
所述的水污染治理臭氧消毒船,在船体上安装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的电源开关并联联接臭氧发生电路和气泵;臭氧发生室和气泵间用进气管联通,臭氧气体由臭氧输出管输出;陶瓷臭氧发生片内置在臭氧发生室内并与臭氧发生电路联接。
所述的爆气头可以为微孔陶瓷爆气头。
臭氧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强的氧化剂和杀菌剂,具有很强的消毒、杀菌作用。臭氧的杀菌能力强且不留残渣,所以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在实际的应用中,利用臭氧治理水污染,臭氧可快速扩散并渗透至被污染水体中的有害菌体或有害微生物的细胞壁,使其蛋白变性,破坏它的酶系统、细菌有机体链状结构,并于细胞物质作用,导致物质的代谢过程被破坏、溶解、氧化而被杀灭、死亡。所以利用臭氧治理水污染是一个快速、高效、经济的办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高效、方便地对被污染水体消毒、杀菌;2、治理污水时不造成二次污染;3、能够方便地对自然江河湖泊进行治理;4、治理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臭氧发生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输气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水污染治理臭氧消毒船,包括船体1、臭氧发生器2、输气管3和爆气头4。臭氧发生器2安装在船体上,使船体1构成臭氧发生器2的浮动平台。如图2所示,臭氧发生器2由壳体5、电源开关6、臭氧发生电路7、气泵8、进气管9、臭氧发生室10、陶瓷臭氧发生片11、臭氧输出管12。臭氧发生电路7采用现有技术,臭氧发生器2的电源开关6并联联接臭氧发生电路7和气泵8,使得通过这一个天关能够同步控制臭氧发生电路7和气泵8运转和停机,以简化控制方式和节省电能;臭氧发生室10和气泵8用进气管9联通;臭氧气体由臭氧输出管12引出;陶瓷臭氧发生片11内置在臭氧发生室10内并与臭氧发生电路7联接。
同时参照图2和图3所示,臭氧输出管12伸出于壳体5的端部装有一输气管连接头13,可以方便地换接不同长度的输气管3。输气管3的终端装有一微孔陶瓷爆气头4。
船体1可以为有动力或无动力的普通意义上的船,也可以为一个可浮动在水面上的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文,未经杨志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4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