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限位旋转机构的枢钮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9334.8 | 申请日: | 200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3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徐安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0 | 分类号: | F16C11/00;H05K7/16;H04M1/02;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限位 旋转 机构 枢钮器 | ||
本案将本申请人于2006年9月22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的申请号为200620137143.8的在先申请作为优先权基础,特此予以声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钮器,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电子装置的主机与盖体之间的枢钮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具有屏幕的盖体及主机的电子装置相当多,诸如数码摄影机、移动电话或笔记本电脑等琳琅满目。此类电子装置在操作及使用上更加方便,常会在其盖体与主机之间设置有枢钮器,以使盖体可相对于主机打开或盖合。然而,盖体的旋转操作方式随着使用需求的改变而使枢钮器的结构日益复杂,并且加重操作的困难度。因此,如何简化使用者对盖体与主机的掀、盖动作已成为从事该项行业的相关人士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现有技术的枢钮器安装在电子装置的主机与盖体的枢接处,主要包括第一旋转机构及第二旋转机构,其中第一旋转机构包含旋转座及一组枢接在旋转座两侧的固定座,固定座以螺丝螺固在主机上,旋转座的顶板中央设有轴孔。第二旋转机构包含穿接在旋转座的轴孔的连接轴,在该连接轴的上、下分别连接有另一固定座及多个相互叠置的弹片,此固定座以螺丝螺固在盖体上,并使连接轴可相对于旋转座作旋转。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枢钮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下述的问题:由于盖体可相对于主机作两个方向的旋转,在盖体被向上掀起后以连接轴带动盖体作旋转时,因其不具有限位机构,盖体在被旋转未到达特定位置时,即可对其进行掀起或盖合等多方向的操作,这容易导致盖体与主机之间的相互碰撞而发生刮伤损坏等现象。另外,在盖体未旋转到达定位时,对盖体向下盖合或向上掀起的作动易使枢钮器遭受侧向推力的作用,而大幅缩短其使用寿命。这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电子装置对枢钮器的使用需求,亟待加以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限位旋转机构的枢钮器,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在盖体旋转未到达定位时,不能对其进行掀起或盖合的操作,从而达到防呆效果及减少枢钮器的损坏。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限位旋转机构的枢钮器,安装在电子装置的主机与盖体之间,包括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及限位机构,其中该第一旋转机构包含旋转座及枢接在旋转座的固定座,旋转座的顶板设有轴孔,在轴孔的一侧成形有导引部;而该第二旋转机构包含穿接在旋转座的轴孔的连接轴,该连接轴可相对于旋转座作旋转,且其设有平面。另外,限位机构包含移动件、弹性体及转轴,该移动件对应连接在旋转座的导引部上,且具有对应于连接轴的平面配置的抵接臂及形成在抵接臂一侧的卡掣块,该弹性体夹掣在旋转座的内侧与移动件之间,而该转轴则与第一旋转机构的固定座相互连接,且其设有与移动件的卡掣块相互嵌固的限位面。由此,当转动连接轴而带动移动件在旋转座上位移时,移动件的卡掣块可相对于转轴的限位面作卡掣或退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组合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盖体向上掀起90度的组合剖视图;
图5为图4的枢钮器纵向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的6-6线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旋转机构逆时针旋转90度组合剖视图;
图8为图7的8-8线剖视图;
图9为图3的盖体向下盖合的组合剖视图;
图10为图9的10-10线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手机的组合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盖体水平掀起90度的组合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盖体垂直于主机掀起90度的组合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第一旋转机构
11 旋转座 111 轴孔
112 导引部 113 连通孔
114 加强板 12 固定座
20 第二旋转机构
21 连接轴 211 凸环
212 平面 22 凸轮
221、231 槽孔 23 旋转环
232 定位面 24 弹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矽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