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横管式导流旋流净化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9182.1 | 申请日: | 2006-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4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许淑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4C5/107 | 分类号: | B04C5/107;B04C5/1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横管式 导流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空气净化设备,尤指一种用于净化煤矿巷道锚杆支护设备中供气系统的横管式导流旋流净化器。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国内外煤矿广泛推广锚杆支护,以取代棚架支护,而锚杆支护技术的推广使气动式锚杆钻机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该技术在使用中发现气动锚杆钻机的可靠性较低。经检修和故障分析认为:80%以上的故障原因是由供气中的污染物造成的,主要污染物是由水蒸气凝聚成的自由水和管道中生成的铁锈,因而造成供气阀门的堵塞及运动副的急剧磨损,腐蚀了机器的零部件,影响了机器的工作可靠性,降低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压缩空气净化的装置,将净化后的压缩空气供给锚杆钻机使用,以提高锚杆钻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横管式导流旋流净化器,主要包括横管,横管内的叶轮,和横管焊接的进气管、出气管、储污筒等。在横管内靠近进气管侧点焊固定叶轮外圈,从而固定了叶片和导流棒。
叶轮外圈为薄壁圆环,叶片是近似为三角形的薄板,其两个长边边长大于叶轮外圈的半径与导流棒半径的差;导流棒是两端为圆锥的圆管;在靠近导流棒一端圆锥的圆柱外表面上,沿圆周均匀焊接多个叶片的尖头端,叶片经扭曲后短边沿一定角度α焊接在叶轮外圈的内壁上。
横管左端焊接带挡污板的出气管,出气管的端部和立管连通并焊接,立管上下端部焊板封闭,在立管上端板上设置压力表,在立管的侧面焊接多个出气口接头,分别用球阀封闭。
横管右端下部开一排污孔,和焊在横管上的储污筒相通,储污筒的下端侧面装有球阀。
上述横管的长度至少为其直径的3倍。
上述导流棒的长度至少为其直径的2倍。
上述叶轮中布置至少4个叶片,气体只能从叶片组成的流道中流过。
上述叶片倾角α的角度范围为20°~50°。
上述出气管伸进横管内50mm以上。
当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净化器的横管后,在叶片的导流下,压缩空气沿横管的内壁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分离出气体中所含的固体、液体污染物,导流棒减少流动的旋涡,从而降低流动阻力;净化后的压缩空气通过出气管流入立管,再通过立管上布置的出气口接头供给多个气动设备使用。挡污板防止分离出的污染物带进出气管,使污染物流入下部的储污筒。当清洗净化器时,打开位于储污筒下端侧面的球阀,排出的气体将净化器清洗干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横管式导流旋流净化器剖视图;
图2是叶轮主视图;
图3是叶轮俯视图。
图中:法兰盘1,进气管2,横管3,叶轮外圈4,叶片5,导流棒6,挡污板7,出气管8,压力表9,储污筒10,球阀11,立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横管式导流旋流净化器,主要包括横管3,横管3内的叶轮外圈4、叶片5和导流棒6,和横管3焊接的进气管2、出气管8、储污筒10等,在横管3内靠近进气管2侧点焊固定叶轮外圈4,从而固定了叶片5和梭形的导流棒6。进气管2的进气口焊接法兰1,便于和管道连接。横管3左端焊接带挡污板7的出气管8,出气管的端部和立管12连通并焊接,立管12上下端部焊板封闭,在立管12上端板上设置压力表9,在立管12的侧面焊接多个出气口接头,本实施例为3个,分别用球阀11封闭。横管3右端下部开一排污孔,和焊在横管3上的储污筒10相通,储污筒10的下端侧面装有球阀11。
参见图2,图3,叶轮外圈4为薄壁圆环;叶片5是近似为三角形的薄板,其两个长边边长大于叶轮外圈4的半径和导流棒6半径的差;导流棒6为一两端为圆锥的圆管。在靠近导流棒6一端圆锥的圆柱外表面上,沿圆周均匀焊接多个叶片5的尖头端,本实施例为12个叶片,叶片5经扭曲后短边沿倾角α焊接在叶轮外圈4的内壁上,叶片5倾角α的角度范围为20°~50°,本实施例为30°。
上述横管3的长度至少为其直径的3倍。
上述导流棒6的长度至少为其直径的2倍。
上述叶轮中布置至少4个叶片,气体只能从叶片5组成的流道中流过。
上述出气管7伸进横管3内50mm以上。
当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2进入净化器的横管3后,在导流棒6的圆锥引导下进入叶片5组成的流道,在叶片5的导流下,压缩空气绕导流棒6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分离出气体中所含的固体、液体污染物贴横管3的内壁流动,导流棒6减少流动的旋涡,从而降低流动阻力。净化后的压缩空气通过出气管8流入立管12,再通过立管上布置的出气口接头供给多个气动设备使用。挡污板7防止分离出的污染物带入出气管8,使污染物流入下部的储污筒10。当清洗净化器时,打开位于储污筒10下端侧面的球阀11,排出的压缩气体将净化器清洗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未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