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力降能耗杠杆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8684.2 | 申请日: | 2006-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38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春祥 | 
| 主分类号: | F16H21/00 | 分类号: | F16H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2552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能耗 杠杆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利用重力降能耗的杠杆,尤其是将重力转换为可用能量。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能源未涉及无位能的重力,但是,经对公知的球体易自位移现象的研究,其物理原理为球体位能效应:“凡球体因体形原因已将自身总重量悬空形成位能特征,又因球体重心线即支点两侧重力对称平衡稳度极小,可有一半的重力位能形成自位移能量。”显然,重力悬空即具有位能,区别则是物理技术原因形成位能,还是能量交换原因形成位能。因为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属原创性理论成果,理论复杂,此次申报名称只用应用杠杆而未用应用系统,目的就是将复杂的理论成果,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易求证且具实用广义性特征定位。
发明内容
为了改变目前用于克服驱动阻力主要依赖一次性能源的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利用重力降能耗的杠杆,该杠杆技术不仅可降能耗,而且在匹配发电机克服驱动阻力时,得到的是可再生能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杠杆的力臂、重臂、支点三要素中,重力臂悬空在支点之上,由作用杆与力臂上的F1力点共点铰链活动连接,力臂平置的左端与支点铰链连接,右端为F2力点,其重力臂变化值则是力臂支点至重力G点的悬空垂直间距长度。设置辅助杆和第二支点与悬空重力点铰链活动连接,则可定型为不同降能耗值的整体结构,其杠杆的省力倍数大小仍是由力臂长度与重臂长度之比决定,降能耗大小则是由辅助杆和第二支点锁定重力点作用杆与力臂间的夹角sina大小的整体结构决定。显然,发明的实质结构是附图3中的杠杆力学原理结构就实现了将无位能重力因悬空与作用力共点而产生能量克服重力阻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用技术替代一次性能源克服重力阻力,仅在公知杠杆上改变一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实用广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杠杆由辅助杆和第二支点定型为G=1.5F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2是杠杆合力与作用力叠加求证实验图。
附图3是杠杆力学原理和受力分析图。
附图4右是杠杆在90°内位移中重力增量的线性规律和物理关系式。
附图5是球体位能重力线分布和圆形内公知杠杆举例。
附图6是发明扛杆不加辅助杆时与公知杠杆对比求证图。
具体实施方案
附图2实施例:用两只弹簧秤按附图所示;a、让作用力保持1kg不变,从力臂90°位移至0°,其结果是重力由1kg增大至3kg。b、让重力G保持1kg不变同样位移,其结果是作用力F由1kg减至极小。c、将作用力点移到F2作用,同样位移,其结果是当F为1kg,重力G由2kg增大至6kg。以上三个实验必注意两点,一是F方向始终与力臂垂直,二是保持重力作用线始终平行,此是为了限定两个变量,求证其于变量而设定。
附图6实施例:参看附图5圆内中的普通杠杆,由力臂R=10,重臂r=7.5,得到重力
以上两个实施例即求证了本杠杆的发明实质技术,至于对增加了辅助杆的实施,只能在样品上实施,如需要可另提供。再说,增加辅助杆是一个变量,它可据应用参数即线性规律上的点或某一段参数不同而定型为不同重力增量的整体结构,所以无实施之必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春祥,未经陈春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86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