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二工位降耗电源插座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8411.8 | 申请日: | 2006-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70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 发明(设计)人: | 麦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永光;程军祥 |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H01R13/7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50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式二工位 降耗 电源 插座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用具,特别是一种旋转式二工位降耗电源插座。
二、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销售的电源插座大都是电源插头直接插入电源插座。当插入时,往往由于接触不好而产生电火花放电现象,这种现象的后果不仅是瞬间耗电增大,浪费电能,而且久而久之由于瞬间放电会造成二接触器件被蚀损,并最终导致失效,特别是当终端用户插头和插座即使不用也经常处于带电状态时,浪费电能的现象就更是屡见不鲜,甚至会造成事故,而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目前市场电源插头和插座现存的弊端,而研发了一种旋转式二工位降耗电源插座,从而可避免现存电源插座的缺点,而且也能降低电能的损耗。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二工位降耗电源插座,它解决了现市面上直插式电源插座存在的缺陷,旋转式二工位降耗电源插座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插座是由插座转芯(3)接线柱弹性铜片(4),压簧(5),垫片(6),压线螺母(7),接线柱(8),螺母(9),螺栓杆(10),座套(11)八个主要零件所组成,其中螺栓(10)将转芯(3)和座套(11)通过螺母(9)的旋紧联成一体,同时转芯(3)上的凸翼(13)也和座套(11)的内槽相配合联成一体,当电插头的二电极(2)插入电极插孔即图2中的虚线孔(12)位置并旋转90°后,即可将转芯(3)也同时旋转一个90°,此时插头上的二电极(2)就和接线柱弹性铜片(4)相接触,而弹性铜片(4)和电源接线柱(8)相联,所以就形成通电回路。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二工位降耗电源插座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式二工位降耗电源插座C-C处拆卸后的俯视图。
图1中:1.电源插头,2.电源插头二电极片,3.电源座转芯,4.接线柱弹性铜片,5.压簧,6.垫片,7.压线螺母,8.接线柱,9.螺母,10.螺栓杆,11.座套。
图2中,12.电源插头孔。13.转芯二凸翼和座套二缺口配入位置,14.电源插头和转芯旋转90°后的导电位置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中插座转芯(3)的上下两个凸翼(13)分别和座套(11)上的缺口及槽孔相配合,将其定位后再将螺栓(10)插入并和螺母(9)配合旋紧,从而达到转芯(3)和座套(11)相联结的目的。当插头(1)插入插头电极片(2)的孔中时,也就是第一工位位置,此时二电极片不带电,而当插头转一个角度后,也就是处于图2中的(14)位置时,两电极铜片即和接线柱弹性铜片(4)相接触,而铜片(4)和接线性(8)是套孔配合联结,而接线柱(8)和火线受压线螺母(7)相联结,所以插头上的两电极片(2)处于导电状态。当终端电器不需再工作时可将转芯(3)再往回转一个角度,此时插头上的二电极片(2)即离开铜片(4),使整个线路处于断电状态,由于铜片(4)和接线柱(8)是套孔滑动配合,下面又有压簧(5)支撑,所以插头的两极片(2)和接线柱铜片(4)是柔性接触,从而不会有电火花现象发生,而当插头(1)往回旋转90°后即脱离接线柱铜片(4),此时电插头的两电极片(2)就处于非触电状态,且无须拔掉电插头,这样就可达到长时间降低电能的损耗的目的,且对终端电器用具的本身也有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永光;程军祥,未经麦永光;程军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8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