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密封直插型拉脱分离电连接器插头和插座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8111.X | 申请日: | 2006-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34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峰;李红星;田克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23 | 分类号: | H01R13/523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梁瑞林 |
| 地址: | 471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密封 直插型拉脱 分离 连接器 插头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结构技术,涉及对水下密封电连接器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深水水下密封电连接器的结合、分离方式为螺纹式,在深水条件下结合和分离都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直插式拉脱分离的深水密封电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密封直插型拉脱分离电连接器插头1,由插头壳体、固定在插头壳体内部的插针绝缘体6和插针绝缘压板9、安装在插针绝缘体6和插针绝缘压板9上相应安装孔内的插针3、位于插针绝缘体6外圆柱面与插头壳体内腔圆柱面之间密封槽内的密封圈7、位于插针3与相应安装孔之间密封槽内的密封圈8、位于插头壳体内腔中卡簧槽内的固定插针绝缘体6和插针绝缘压板9的卡簧5、固定在插头壳体外圆柱面上的丝绳1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插头壳体由外壳体10、内壳体4、套管11和并圈卡簧12构成;
(1)内壳体4是一个左端头带有环形凸起、右端头带有卡簧槽的圆柱套筒,在内壳体4的外圆柱面的左段有沿圆周均布的、沿轴向伸展的2~4个矩形截面的长槽,该长槽左端槽底的深度最深,其深度由左向右线性减小,直至与内壳体4的外圆柱面相交,并圈卡簧12位于内壳体4右端的卡簧槽内;
(2)套管11是一个薄壁套筒,它的右端头带有环形凸起,套管11紧套在内壳体4的外面,固定在内壳体4左端头的环形凸起和右端头的并圈卡簧12之间,在套管11上有沿圆周均布的、沿轴向伸展的2~4个左端带有钩状凸起的弹片,其右端与套管11连接为整体,弹片的数量与内壳体4上长槽的数量相同,弹片的位置与上述长槽的位置对应,当受到压力时,弹片能被压入长槽内;
(3)外壳体10是一个圆柱套筒,它套在套管11的外面,可以在内壳体4左端头的环形凸起与套管11右端头的环形凸起之间沿轴向移动,在外壳体10的圆周上与套管11上的弹片左端的钩状凸起相对应的位置有轴向的矩形贯通槽,套管11上的弹片左端的钩状凸起位于上述矩形贯通槽内,钩状凸起的钩尖从上述矩形贯通槽向外伸出。
与上面所述的插头配套使用的水下密封直插型拉脱分离电连接器插座2,它由具有台阶形外形和台阶形内腔的插座壳体14、固定在插座壳体14内腔中的插孔绝缘体15和插孔绝缘压板22、安装在插针绝缘体15和插针绝缘压板22上相应安装孔内的插孔17、位于插针绝缘体15外圆柱面与插座壳体14直径较小的安装内腔圆柱面之间密封槽内的密封圈18和21、位于插孔17与相应安装孔之间密封槽内的密封圈23、位于插座壳体14直径较大的插合内腔密封槽内的密封圈16、位于插座壳体14外台阶端面上密封槽内的密封圈19和位于插座壳体14直径较小的外圆柱面上密封槽内的密封圈20组成,其特征在于:插座壳体14插合内腔中有一个环形凹槽,当插座体2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1插合后,插头1上的套管11弹片左端的钩状凸起的钩尖进入上述环形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实现直插式拉脱分离,在深水条件下结合和分离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插头,2是插座。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的水下密封直插型拉脱分离电连接器插头1,由插头壳体、固定在插头壳体内部的插针绝缘体6和插针绝缘压板9、安装在插针绝缘体6和插针绝缘压板9上相应安装孔内的插针3、位于插针绝缘体6外圆柱面与插头壳体内腔圆柱面之间密封槽内的密封圈7、位于插针3与相应安装孔之间密封槽内的密封圈8、位于插头壳体内腔中卡簧槽内的固定插针绝缘体6和插针绝缘压板9的卡簧5、固定在插头壳体外圆柱面上的丝绳1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插头壳体由外壳体10、内壳体4、套管11和并圈卡簧12构成。
(1)内壳体4是一个左端头带有环形凸起、右端头带有卡簧槽的圆柱套筒,在内壳体4的外圆柱面的左段有沿圆周均布的、沿轴向伸展的2~4个矩形截面的长槽,该长槽左端槽底的深度最深,其深度由左向右线性减小,直至与内壳体4的外圆柱面相交,并圈卡簧12位于内壳体4右端的卡簧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81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光可溶性有机半导体材料
- 下一篇:反射波法测定桩长的设备和测定桩长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