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玉米收割台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8095.4 | 申请日: | 200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597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彦;杨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彦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4535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玉米 收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玉米收割台,是一种利用不对行收割和拨禾轮相结合的技术来进行收割的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贩卖的普通玉米收割机大多是对行收割的形式,即收割机的分禾器宽度与玉米植株的行宽对应,这样就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玉米植株种植的行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容易造成收割过程中的遗漏,存在着收割效率低且很难大范围进行推广使用的问题。
还有一种卧式不对行玉米收割机割台,是在一组拨禾器之间设置了扶禾杆,并在扶禾杆的前端设置有捡拾头,但其存在制造成本过高,使用中受植株种植行宽限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玉米收割台,该新型玉米收割台突破了以前传统的对行收割方式,采用不对行收割和拨禾轮相结合使玉米向前倒进入横摘穗滚的技术,使之实现了不对行收割的目的,可以对任意行宽的植株进行收割,提高了收割的效率,可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收割。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上述新型玉米收割台包括主体、连接杆和拨禾轮,所述拨禾轮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主体连接,该连接杆与所述主体成一个倾角;所述主体包括外壳、切割器、输送面、若干个输送链耙、至少两个摘穗对滚和收集器,所述外壳设置成半封闭状,其顶面和一个侧面开放,在开放的侧面与底面的交界处设置有所述的切割器,所述输送链耙和所述摘穗对滚各自通过其自身的轴承连接在相对的两侧面上,所述收集器设置在所述输送链耙和所述摘穗对滚之间、并与位于顶面与下底面之间的输送面连接,所述输送链耙位于所述输送面的同一侧。
所述外壳的输送面上设置有开口,以放置所述输送链耙的耙轮,所述输送链耙位于所述输送面的同一侧、即位于所述输送面的下方。
所述收集器呈一个凹槽,其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以方便收集采集到的物品。
所述收集器的上方设置有挡板,其一端连接到位于上方的所述摘穗对滚的外侧,以防止玉米杆不能从所述摘穗对滚之间输出。
所述挡板的上方、靠近顶端之处设置有切割器,该切割器用于把要收割的植物从中切断,以方便植物的输出。
所述切割器的齿头部位设置成锯齿状,可以往复运动。
所述主体和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支撑杆,以对所述拨禾轮起固定支撑的作用。
所述的新型玉米收割台还可包括挂件,该挂件的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端用以连接外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往复运动的切割器,实现了不对称切割的目的,设置的拨禾轮可使玉米杆向前拨倒,以方便进入主体中,并通过输送链耙把玉米杆向前输送,最终使玉米杆通过摘穗对滚排出主体并达到玉米棒与杆分离的目的,该设计结构合理、简单实用,安装方便,可应对任何行间距农作物的收割,具有推广价值,可提高收割的效率,并实现机械化生产,以节省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体部分的内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19:切割器; 2:拨禾轮;
3、6、7:输送链耙; 4、8:摘穗对滚;
5:收集器; 9、13:连接杆;
10:主体; 11:挡板;
12:外壳; 14:支撑杆;
15:固定杆; 16:输送面;
17:收集口; 18: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玉米收割台,包括主体10、连接杆9、连接杆13和拨禾轮2,如图1所示。拨禾轮2的两端、通过其自身的轴分别连接在连接杆9和连接杆13的一端,而连接杆9和连接杆13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杆15连接在主体10相对的两个侧面上,该连接杆9和连接杆13与主体10成一个倾角。另外在连接杆9与主体10的侧面之间、连接杆13与主体10的侧面之间分别安装有支撑杆14,以对拨禾轮2起固定支撑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彦,未经周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8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