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粗纱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37726.0 | 申请日: | 2006-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07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汉斯-彼得·韦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拉有限及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1/00 | 分类号: | D01H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 地址: | 德国门兴***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粗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粗纱机,用于切断在粗纱机上制造的筒管的粗纱,其中,自由的粗纱端部至少部分地位于筒管的线匝圆锥上。
背景技术
在DE3630214A1中已经公开,在粗纱机上制造的筒管通过自动的落筒装置从主轴脱离,并且传送到设置在纺纱机上部的筒管传输装置。
在粗纱机中,当筒管缠满粗纱后,取下筒管时,粗纱优选地应该如此分开,即一方面在压指板上残留一段短的自由悬挂的粗纱段,并且借此确保之后在空纱筒上的使用,另一方面,在筒管上的另一个粗纱端尽可能地如此放置,即其在接下来筒管通常悬挂着进一步传送时不会脱落。
在此,长纤维的材料,例如像羊毛、与羊毛的纤维长度相当的合成纤维,以巨大的阻力阻碍该预期的切断,因为粗纱通过在压指和筒管上的装置处于压力下,并且纤维的高附着摩擦相互作用。
为了改善切断过程,并且此外确保自由的粗纱端部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脱离的筒管的线匝圆锥上,本实用新型已经公开了,粗纱机在一个位置中停车或在一个位置中停止,在该位置中,压指紧挨在最后的线匝层的上部折返点的下面停在筒管上,然后筒管轨下降到一个区域,在该区域中,压指停在筒管的圆柱形的区域之上,接下来,筒管至少向前旋转半转,并且根据要加工材料的特性,在并条机和压指之间的粗纱条被松动,以及对于最后的切断过程,不旋转的筒管和锭翼轴向相对地彼此这样地运动,即压指被向下引导,其中,粗纱在筒管的圆柱形的区域的高度中被切断。
这已经显著地改善了粗纱由筒管上的切断,但是其具有严重的缺点,即其只在绕线过程的完全特定的时刻是可实施的,即当压指紧挨上部折返点的下面时。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粗纱机,其有利于切断粗纱,即对于绕线过程的每一个时刻,落筒过程能够导入,没有出现在传送所切断的筒管时或当粗纱的再次连接到空纱筒上时的缺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粗纱机,其具有:机身;并条机;锭翼,粗纱从并条机的出口提供给锭翼;锭翼轨;筒管轨,其上设置有连接筒管的连接部,粗纱缠绕到筒管上,在机身上设置有导向装置,在导向装置上可上下移动地安置托架,托架通过轴与筒管轨连接,筒管轨枢接于托架上,托架与筒管轨之间设有活塞缸单元,活塞缸单元与筒管轨的一端连接。
其中,当活塞缸单元伸长时,活塞缸单元带动筒管轨围绕轴从机身向外倾斜。
其中,在锭翼上通过枢接方式设置有压指,压指抵靠在筒管的圆柱形的区域上。
其中,筒管相对于锭翼的中心轴同轴地安置在筒管轨中。
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上结构,从而能够根据本实用新型显著地得到改善,即在下降时,引导压指紧挨在筒管的最初的线匝层的上部的折返点的下部,筒管反向旋转一个旋转角度,这足够松开筒管在其下降时所需的粗纱长度。通过在筒管轨下降过程期间反向旋转筒管,所制造的粗纱由粗纱筒松开,并且产生对在最后的绕线位置与压指之间的变大的间距的目标明确的适配。通过这种方式,在筒管轨下降时阻止了拉引不受控制的绕线位置的松开或粗纱的非确定的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设计,即筒管轨在粗纱切断之后,下降到落筒位置,其中在下降时,筒管至少向前旋转5°。
通过筒管在下降时的进一步旋转,将阻止压指与在筒管壳(Spulenmantel)上松开的粗纱条(Luntenstrang)的接触,并且阻止损坏粗纱条。
附图说明
接下来,将结合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更多细节。图中示出了:
图1至图6用于切断粗纱的各个方法步骤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7筒管示意性侧视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切断筒管的粗纱。
具体实施方式
如所公开的,在图1至6中共同用1标注的粗纱机,由机身2构成,在该机身的上部区域形成向前突出的锭翼轨3。在锭翼轨3中,可旋转地设置相互错置的两行锭翼4,该锭翼通过共同驱动装置(未示出)来加载。该锭翼4在端部侧承载的压指5,该压指抵靠在筒管6上。筒管6插在主轴7上,该主轴同样可旋转地安置,并且共同驱动地在筒管轨8中设置。
筒管轨8固定在托架9上,并且能够通过活塞驱动装置10围绕轴11向前翻转。此外,该托架9可垂直移动地设置在导向件12上。
在粗纱机1的头部区域设置并条机13。在并条机13中,由粗纱罐(未示出)拉出的纤维带14被碾压,并且接下来通过纺纱装置4、5、7拧成粗纱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拉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苏拉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光源接桥机吹气打孔装置
- 下一篇:顶部可旋转的用以放置调味品的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