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碎片揉料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7563.6 | 申请日: | 200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5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木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木金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F26B5/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碎片 揉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塑料碎片揉料机,尤指一种于该塑料碎片清洗脱水中得以搓揉该塑料碎片的塑料碎片揉料机。
背景技术
请参阅附件一所示,其是为本案创作人于之前所申请并经核准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437563号的“塑料碎片脱水机的结构改良”,其主要是于基座20上方一侧设有一驱动装置21,该驱动装置21是由传动皮带211与一旋转轴杆40连结,另于基座20上锁设一筛桶30,该筛桶外套设一壳体50,该壳体50的底边设有一入料口53,且该入料口53是与筛桶30的入料口33相通,于入料口53的另侧上方设有一出料口54与筛桶30的出料口34相通,其中,该壳体50内设有一旋转轴杆40,该旋转轴杆40上设有若干叶片41,如是,当驱动装置21启动,则带动旋转轴杆40转动,同时将塑料碎片(颗粒)由壳体50的入料口53进入,而进入筛桶30的入料口33,由于旋转轴杆40转动时,其叶片41则因旋转而形成高速拍击,而将塑料碎片(颗粒)受拍击而形成弹跳上升,同时可将塑料碎片(颗粒)往上旋送上升,亦由旋转中的旋转轴杆40所产生的离心力,将附着于塑料碎片(颗粒)表面的水份甩出于筛桶30外,并由排水口22排出,并可使塑料碎片(颗粒)在叶片41层层旋送上升的过程中,而由出料口54排出集收,如此,显然可以达到使回收粉碎后的塑料碎片(颗粒),经由清洗后再脱水,而可达再生使用的效果,但其却仍在以下的缺点:
当塑料碎片(颗粒)因叶片41的旋转而形成高速拍击,而可将塑料碎片(颗粒)受拍击而形成弹跳上升,同时可将塑料碎片(颗粒)往上旋送上升,亦由旋转中的旋转轴杆40所产生的离心力,将附着于塑料碎片(颗粒)表面的水份甩出于筛桶30外,但如此重复且重力的拍击,容易造成该呈网状的筛桶30因高速拍击而毁损。
当塑料碎片(颗粒)因叶片41的旋转而形成高速拍击,因该筛桶30是呈圆桶状,是以拍击时,该塑料碎片(颗粒)因撞击而顺着其周缘而弹跳,以达到脱水的功效,但却因其为圆桶状,而使其内部无法达到搓揉塑料碎片(颗粒)表面的目的(因一般塑料废料的表面皆有其油渍或杂质,且其油渍或杂质并非仅用一般水洗即可清除),进而无法达到一个表面清洁且等级较佳的废塑料碎片(颗粒),而使其再生利用的价值打了折扣。
缘此,本案创作人基于其精益求精的精神,而为使该“塑料碎片脱水机”得以达到更佳的效果,且不失其原有简易结构即可达到目的的基本构件,而在原有的基本架构上加以改进,并经由多次的试验,终得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种可搓揉塑料碎片(颗粒),而得一品质较佳的塑料碎片(颗粒)的塑料碎片揉料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无筛桶破损之虞,且可使该塑料碎片(颗粒)因拍击而弹跳上升的塑料碎片揉料机。
本实用新型一种塑料碎片揉料机,主要是于基座上方一侧设有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是由传动皮带与一轴心连结,而于该基座上则设有排水口,另于基座上则由螺丝锁设一壳体,该壳体的底边设有一入料口,于入料口的另侧上方设有一出料口,其特征在于:
于该壳体的内缘则设有固定叶片,且该壳体内可供一轴心套设,并于轴心上则套设一旋转组,而该旋转组呈上、下旋转轴的外缘上固设有呈倾斜角度设置的转动叶片,且该上、下旋转轴的转动叶片是呈错开状设置。
其中,该转动叶片是与固定叶片间保持一间隙。
其中,该固定叶片是呈尖角状设置。
其中,该转动叶片低于入料口的部份,其长度是延伸至接近该壳体的内壁。
其中,该转动叶片是与固定叶片间保持的间隙,是可小于塑料碎片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碎片揉料机,其可提供一种可搓揉塑料碎片(颗粒),而得一品质较佳的塑料碎片(颗粒)的优点;且其无筛桶破损之虞,且可使该塑料碎片(颗粒)因拍击而弹跳上升。
附图说明
以下,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木金,未经王木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司机保温杯
- 下一篇: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