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气流产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7428.1 | 申请日: | 200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5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江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2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气流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气流产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针对二热源进行散热的气流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散热扇构造,请参考图1所示,其包含有壳座10a、盖板40a及扇轮50a,壳座10a设有径向出风口11a,盖板40a设有轴向入风口41a,扇轮50a可转动的容设于壳座10a内,在扇轮50a运转时,扇轮50a由轴向入风口41a吸入轴向气流,并将轴向气流转向后,由径向出风口11a径向输出气流,以达成对流,并借此对目标散热件进行散热。
再有,散热扇由轴向方向吸入气流并自其径向方向吹出,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I220914号案与第M264559号案、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540336号案、美国专利公告第US6817832号案与第US6881031号案等,但上述公知技术中,散热扇需预留一空间以使气流能经由轴向入风口进入散热扇,再从出风口流出。倘若散热扇在组设于机体时,机体的厚度受到限制,散热扇的厚度也需减小,使得原本的空间预留也随之减少,从而减少散热扇的进气量。
此外,气流由散热扇的轴向方向进入,而自散热扇的径向方向吹出,此轴向进径出的路线为相互垂直,将会造成一些损失而减少风量,再有,上述的散热扇仅具有一个径向出风口,在针对单一热源进行散热时或可达到预期的散热效果,倘若需针对一个以上的热源进行散热时,自径向出风口吹出的气流会有指向性不足的问题,且只有最接近出风口的热源能获得较多风力,而离风口较远的热源则无法获得较多风力,由于气流无法平均的吹向各热源,使得各热源所受的风力不一致,因此各热源所受的单位风量也大幅减少,使得此散热扇无法达到所预期的散热效果。
又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44897号案(以下简称第897案),提及一种离心式送风装置,其并没有开设轴向入风口,但设有至少一径向入风口与至少一径向出风口,其中径向入风口位于径向出风口的外围,在叶轮转动时,可使周向机壳部四周的气流自径向入风口进入,并由径向出风口吹出。虽然第897案设有二个出风口,可针对二个热源进行散热,但由于气流自径向入风口进入侧向机壳部,并自侧向机壳部流往径向出风口时,并没有一可增强风压的机制,使得气流由径向出风口吹向热源,以进行风力冷却时,风压并不强劲而导致散热效果大为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气流产生装置,来解决上述公知技术中的散热扇无法扁平化且会造成风量减少,同时散热扇仅具有一个出风口,在对一个以上的热源进行散热时,无法达到所预期的散热效果,以及没有增强风压的机制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气流产生装置,其包含有一壳体及一风扇,壳体具有一容置室,相应于容置室的二端延伸有一第一出风口与一第二出风口,容置室相对于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的二端形成有一第一入风口与一第二入风口,容置室连通于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入风口与第二入风口,而风扇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容置室,并能产生气流以自第一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处吹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双向气流产生装置,由于气流由风扇的径向方向进入并由其径向方向吹出,使得壳体的预留空间可以减少,而能使得结构扁平化,同时气流不再以轴进径出的垂直路线行进,而能维持原有风量不致造成损失。再有,气流进出采用径进径出的方式,能缩短出风扬程,加上增设有凸出部,使得整体构造上可区别出风方向,而避免气流残留在内部,减少扰流产生以降低风扇的负载。此外,壳体具有二个不同出风方向的出风口,以分别对两个位于不同位置处的热源进行散热,相比于仅有一个出风口而需要对一个以上热源进行散热的情况,前者的各热源所接收的风量比后者要多,由于各热源能受到较充足的风力,使得整体的散热效能提升。同时,无需对各热源相应设置散热扇,可减少散热扇的制作成本,并能保持空间配置上的弹性。此外,从二入风口进入的气流,借助本实用新型增强风压的机制,气流会获得增压,使得气流在吹向热源时,热源能更快速的降温冷却。再有,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零件数目少的优点,容易满足体积小型化的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散热扇构造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双向气流产生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双向气流产生装置的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双向气流产生装置的顶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双向气流产生装置的流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鸿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7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网球拍框架
- 下一篇:高压缩比螺旋挤浆机